要善於發現機遇,主動出擊
把握機遇不是被動的,要得到原本不屬於自己的機遇,或者讓那些屬於自己的機遇不要失去,就要做到:發現機遇,主動出擊。一旦出現機遇的時候,全力以赴,抓住它。
修煉心法 別坐等機遇
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有很多成功的機會,但大多數人不會成功。他們不是沒有能力,不是沒有理想,也不是不願為之付出代價,而是缺乏成功的至關因素-抓住機遇的能力。常言道,人生的得失,關鍵在於機遇的得失。快跑的未必能贏,力戰的未必得勝。隻知道一味埋頭苦幹的人未必就可以春風得意、功成名就。試問有誰心甘一生庸庸碌碌、默默無聞?又有誰不期盼自己轟轟烈烈,甚至流芳千古?其實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你能夠一馬當先,抓住機遇,哪怕隻比別人早那麼一小步,你也會最終大獲全勝;而如果你坐等機遇,你將會一生庸庸碌碌、默默無聞。
第三節 轉機3 等待機會,不如創造機會
職場透視
小李在合資公司做白領,他覺得自己滿腔抱負沒有得到上級的賞識,經常想:如果有一天能見到老總,有機會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幹就好了!小李的同事小張,也有同樣的想法,但是他沒有幹等機會,而是經常主動去打聽老總上下班的時間,算好他大概會在何時進電梯,也在這個時候去乘坐電梯,希望能遇到老總,有機會可以打個招呼。他的同事小王更進一步,他詳細了解老總的奮鬥曆程,弄清了老總畢業的學校、人際風格、關心的問題,並且精心設計了幾句簡單卻有分量的開場白。做了這些準備之後,小王總是在算好的時間去乘坐電梯。功夫不負有心人,小王終於在電梯裏碰見了老總,並且很快就混了個臉熟,他跟老總打過幾次招呼後,終於跟老總長談了一次,不久就爭取到了更好的職位。
仙人指路
一個機遇,能扭轉一個人的人生走向,機遇在成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有人總結出人的成功取決於三大要素:天才、勤奮和機遇。其中,機遇更是必不可缺的,有的人才華過人,有的人勤奮肯幹,可總與成功無緣,此時欠缺的便隻是機遇。而相當多的人能夠成功,就是因為機遇來了。
當我們苦於沒有機會的時候,可以嚐試著為自己創造機會。機遇就像一個蒙著麵紗的女人,你必須知道如何尋找她,捕捉她,等待她,知道投其所好,先於他人,乘勝追擊,借花獻佛等,才能最終俘獲她的芳心,掀起她的蓋頭來,才能看到她對你燦爛的微笑。但是,有多少人在歎息自己雖然竭盡全力,卻一事無成?又有多少人在歎息自己痛失的機遇呢?
有一個人,他在森林裏穿行時,突然掉進了一個十多米深的土坑裏,沒有人去救他。他將死之時,冥冥之中好像有個聲音對他說:“你摔傷了不能動彈了嗎?”
“沒有,我一點兒也沒有傷著。”掉在坑裏的人回答說。
那個聲音又問:“那你怎麼還在這兒沒有出去呢?”
“看來我運氣不好,沒有人來救我呀。”坑裏的人回答說。
那個聲音又響起:“那你怎麼不自己創造出去的機會呢?”
“我一心隻在等待救援,哪裏想到還能自己創造機會出去呢?”坑裏的人回答說。
“其實,隻要你動腦筋,是會有很多辦法的,你可以創造許多出去的機會。比如,這坑的上邊全是灌木叢,如果你把衣服撕成布條,搓成繩子,拴上一隻鞋,再把鞋拋上去,隻要鞋能卡在灌木叢中,你不就可以攀著繩子上去了麼?”
聽了這句話,掉在坑裏的人忍著劇痛站了起來,他把衣服撕成布條,搓成繩子,拴上一隻鞋,再把鞋拋到坑上,鞋子恰好掛在了一個灌木叢裏……他自己救了自己。
有句話說得好:“愚者錯失機會,智者善抓機會,成功者創造機會。”機會隻留給有準備的人,這“準備”二字,並非說說而已,也有待於我們去創造。本節開頭例子中的小李和小張都在苦苦等待機會,他們沒有等到。小王沒有被動地等待機會,而是在沒有機會的情況下為自己創造了機會,因此他贏得了老總的青睞。
英國人曾有這樣一句諺語:“如果良機不來,你就自己創造良機。”可生活中就有許多人,天天抱怨自己命運不好,上天沒有給予他好機會,所以他一生都很不幸。
有個年輕人靠在一塊大石頭上,悠閑地曬著太陽。
這時,一個老人從他旁邊經過:“喂,年輕人你在做什麼?”
“我在等待機會,等待成功的機會!”年輕人回答。
“等待機會?哈哈!機會是什麼,你知道嗎?”老人問。
“不知道,不過,聽說機會是個很神奇的東西,它隻要來到你身邊,你就會走運,或者當上官,或者發了財,或者娶個漂亮老婆……反正,美極了。”
“唉,你連機會是什麼都不知道,還等什麼機會?還是跟著我走吧,讓我帶著你去做幾件有益的事吧!”那老人說著就來拉他。
“去去去!少來添亂!我才不跟你走呢!我要在這裏等待機會!”年輕人不耐煩地說。
老人搖搖頭,歎息著離去。
沒過多久,又一個老人來到了年輕人身邊說:“你在幹什麼呢?”
“我在等待機會!”年輕人說。
“等待機會?你等到了嗎?”老人問道。
“沒呢,相信我馬上就等到了,我有預感!”年輕人信誓旦旦地回答說。
“哈哈哈哈哈哈……”老人立刻大笑起來。
“你笑什麼啊?”年輕人非常疑惑。
“年輕人,你知道嗎?剛才拉你走的那位就是上帝派到人間的天使,他能呼風喚雨,但是你卻拒絕了他,你已經失去機會了!”老人慢悠悠地回答道。
“天啊!我把他放走了。不,是我把他攆走了!”年輕人後悔不及,急忙站起身呼喊機會,希望它能返回來。
“一切都沒有意義了,”老人說道,“我告訴你關於機會的秘密吧:它是一個不可捉摸的家夥。你專心等它時,它可能遲遲不來;你不留心時,它可能就來到你身邊。見不到它,你時時想著它;見到了,你又不認識它;如果當它從你身邊走過時你抓不住它,那麼它將永不回頭,使你永遠錯過它!”
“那我已經失去這次機會了,該怎麼辦呢?”年輕人非常失望。
“別擔心,年輕人,到手的機會已經失去,這並不表明你已經沒有機會了,機會是等不來的,在沒有機會的時候,你可以為自己創造機會!以後的機會,隻有靠你自己創造了。”
“可惜,我不會創造機會呀。”年輕人為難地說。
“那麼,現在,我教你。首先,站起來,永遠不要等!然後放開大步朝前走,見到你能夠做的有益的事,就去做,那時你就學會了創造機會。”
是啊,機會是等不來的,在沒有機會的時候,我們可以為自己創造機會!讓我們重溫一句格言吧:“最能幹的人並不是那些等待機會的人,而是那些創造機會、運用機會、攫取機會、征服機會的人。”要想成功,必須自己創造機會。等待那把我們送往彼岸的海浪,海浪卻永遠不會來。愚蠢的人,隻會坐在路邊,等有人來邀請他分享成功。還是那句話:“愚蠢的人等待機會,聰明的人創造機會。”
修煉心法 強者創造時機,弱者等待時機
一個人要想成功,固然離不開聰明的頭腦和不懈的努力,但是,果斷地把握時機也非常重要。許多人感歎那些遇到好機會的人,但正如居裏夫人所說:“強者創造時機,弱者等待時機。”時機雖然存在一些偶然的成分,但隻要你能在這些偶然的成分中摻雜一些人為的因素,又何嚐不能創造良機呢?當然,有創造就會有風險,在創造之前,你一定要有足夠的勇氣和心理承受能力,去麵對可能降臨的失敗。不過,更多的時候,你收獲的是時機帶來的成功!
第四節 轉機4 麵對機遇,要果斷行事
職場透視
劉剛是某私有企業的一名普通職員,已經在該公司上了3年班。和劉剛同年入公司的同事,有平步青雲高升的,有另謀高就跳槽的,原地踏步的就隻有他自己了。雖然這裏各方麵待遇都還不錯,但是劉剛還想尋找新的發展機會。半年前,劉剛就有過跳槽的念頭。“三十而立”,眼看著自己快要“奔三”,事業卻沒有起色,劉剛非常著急。同行業的一家公司的老板對劉剛頗為滿意,允諾經理助理的職位,並答應給劉剛足夠的發展空間。麵對這樣的機遇,劉剛卻猶豫起來,心裏鬥爭很激烈-“到底要不要跳槽”,這個問題像一把“達摩克利斯劍”懸掛在劉剛的腦門。跳槽,前途吉凶參半;不跳槽,還能安享不錯的薪水、福利。就在劉剛猶豫著要不要跳槽的時候,機會稍縱即逝,這個經理助理的空缺職位,很快被別人捷足先登了,半年後人家就升職了。劉剛知道後歎息了很長時間。
仙人指路
兵家常言:“用兵之害,猶豫大忌也。”猶豫不決,當斷不斷的禍害,不僅僅表現於打仗方麵,在現代的商業戰略上又何嚐不是如此呢?在為人處事上又何嚐不是?在人生事業上又何嚐不是?在任何時候,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如果猶豫不決,當斷不斷,那你在事業上隻能一敗塗地,無立身之處。所以要敢於決斷,克服猶豫不定的習性。
很多人之所以一事無成,最大的毛病就是缺乏敢於決斷的能力,總是左顧右盼、思前想後,從而錯失成功的最佳時機。成大事者在看到事情的成功可能性到來時,敢於作出重大決斷,因此取得先機。成功的人都善於看準機會,而這需要敏銳的眼光,並在有七分把握的條件下當機立斷,勇於實踐。否則,時機稍縱即逝,永遠抓不住機會,也永遠得不到成就事業的甜美果實。案例中的劉剛就是因為猶豫不決而錯失了良機,真是得不償失!
有一隻老虎在山間叢林中覓食。茂密的叢林遮蔽了老虎的視線,它不知道此時獵人布置的陷阱就在附近。這時,老虎看到前方似有獵物出現,於是奮力追趕,忽然老虎的腳掌被一個鐵圈鉤住了。老虎想掙脫束縛,但是鐵圈把它牢牢地固定在了原地。
這時,手拿獵槍的獵人出現了,他一步步向老虎逼近。老虎似乎感覺到了死亡的預兆,眼盯著手握獵槍的獵人,老虎不再猶豫,它用盡全身的力氣,猛地掙脫了鐵圈。但是,老虎的腳斷了,腳掌留在了鐵圈上,老虎忍痛離去。
在這個故事中,老虎斷了一隻腳自然是很疼痛的,但是它卻保存了性命,一隻腳和一條命相比又算得了什麼呢?這就是聰明果斷的選擇,正所謂“斷尾求生”。同樣,我們在麵臨艱難的抉擇時,也應該像這隻求生的老虎一樣,果斷地作出取舍,不要猶豫不決,隻有如此,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否則的話,就隻能迎接失敗或者滅亡。因為,不敢決斷而失去成大事機遇的事例在我國古代曆史上層出不窮,韓信就是一例。
楚漢相爭的時候,作為第三種勢力的韓信實力最大,他完全能左右楚漢的勝敗之局。辯士蒯通便對韓信說:“當今楚漢二王的命運操在你的手中,你投靠漢,漢就會勝利;你投靠楚,楚就會勝利。我願對你推心置腹,貢獻計謀,對你有極大的好處。眼下,你占據齊國的地盤,如果你從燕趙兩地空虛的地方出擊,就可以控製楚漢的後方;此時,你滿足人民的希望、人民的要求,天下自能聞風而起,都來響應你。順者則昌,逆者則亡,機遇來了不去把握,自己反而會遭禍殃。希望你慎重考慮!”
依照時局及韓信的實力,足以有稱霸的資本。但他對此猶豫不決,畏首畏尾。幾天後蒯通又勸諫說:“計謀大事在於時機,錯過了時機而想永久處於安穩的地位,是很少見的。在機遇麵前要迅速作出決斷,猶豫不決,是事業的大害。隻看到小小的計謀,卻失去了天下的大局麵;已看清楚了,卻不敢去做,是百事的禍害。駿馬局促不前,還不如駑馬的安步。雖然有舜禹的智慧,默默不言,還不如聾啞人的手勢指點。唉,功勞難成,卻容易毀敗;時機難得,卻容易失去。時機呀,時機!不會再來了,但願你盡快決斷吧!”
然而,良言難勸該死的“鬼”,韓信仍然在猶豫,他不能下決心背叛劉邦,這注定了他以後的悲慘結局。
如果韓信當時聽從了蒯通的勸告,鼎足而立,再招攬天下的賢人哲士,收服天下民心,漢室江山很可能就易主了。韓信的悲劇在於他沒有充分認識到機遇的重要性,更沒有決斷機遇、駕馭機遇的能力。
成功的人都善於看準機會,而這需要敏銳的眼光,並在有七分把握的條件下當機立斷,勇於實踐,否則,時機稍縱即逝,永遠抓不住機會,也永遠得不到成就事業的甜美果實。人生之中,機會難得,而如果有了機會,你又不能抓住,遲遲難以下決斷,同樣不能成功。“當斷不斷,必有後患”,這句話在許多人競爭同一目標的情況下往往很正確。
世間最讓人感到可憐的就是那些不能果斷地作出決定的人。當事情對他有利時,他不敢作決定,前怕狼後怕虎,這也顧忌那也猶豫。這種左右為難、意誌不堅的人,既不會相信自己,也不會為他人所信賴,成功更不會眷顧於他。
那些能成大事的人,性格上的優勢就是在關鍵時刻對任何事情都能果敢決斷、雷厲風行。成大事者有時也難免犯錯誤,但是,他們比那些在機遇麵前猶豫不決的人能力強得多,因而他們成功的機會也大得多。
修煉心法 當斷則斷
果斷不允許反複無常,藕斷絲連,我們說“當斷不斷,必受其亂”。就是提醒人們做事要幹淨利落,不可人雲亦雲,欲罷不能。特別是對於難以割舍、有一定誘惑力的外力,更要戰勝自己,痛下決心,毅然決然,早做了斷,長痛不如短痛。“尋常小癢打針吃藥可愈,惡性腫瘤還是手術根除的好。”總之,果斷是你人生的一張關鍵牌,你是否具備果斷的素質,與你在人生之路上是否可以減少坎坷、獲得成功密切相關,所以,做事不要瞻前顧後,否則你將失去許多好的機會。愛拚才會贏,如果你決定了要幹一件事,那麼就將過去的一切都統統拋開,果斷地邁出新的一步。當然我們要強調的是果斷絕不是武斷。有的人善於拍腦袋,不懂裝懂,遇事不作調查研究,不聯係實際,不聽反麵意見,自以為是,夜郎自大,我行我素,看似英雄氣概,其實是匹夫之勇。
第五節 轉機5 不放棄追求,才能勝利抵達目的地
職場透視
趙曉峰畢業於某著名大學經濟法專業,也許正因為橫跨經濟和法律兩個專業,所以畢業的時候就業比較難。他畢業時投了將近500份簡曆,得到的麵試機會也不過二三十家。更讓他難以忍受的是,麵試的那些職位都是一些和他的專業不痛不癢的職位,盡管也有一些背景相當不錯的公司。後來,他選擇了一家很有實力的民營企業-石林裝飾建材公司。
工作以後,趙曉峰從事的工作基本上和他的專業沒什麼關係,主要是做一些辦公室後勤工作,這讓趙曉峰一度很失望。他曾經這樣懷疑過自己:從事這樣的工作對自己究竟有什麼好處?難道自己就這樣工作下去?到30歲、40歲的時候也如此?是不是要跳槽重新開始呢?雖然動搖過,但是他最終沒有被這些念頭擊倒。他相信:隻要堅持下去,一定有機會。就這樣,趙曉峰一直在這家公司待了將近7年。2006年年底,公司要在東北某省設立分公司,一直工作踏實認真的趙曉峰一下子成了公司裏的熱門人物-被派到分公司,主管分公司的承建工作。現在,趙曉峰已經是該分公司的總經理了。
仙人指路
不管做什麼事,放棄了就沒有成功的機會;不放棄,就會一直擁有成功的希望。如果你有99%想要成功的欲望,卻有1%想要放棄的念頭,這樣的人是沒有辦法成功的。人們經常在做了90%的工作後,放棄了最後讓他們成功的10%。這不但輸掉了開始的投資,更喪失了經由最後的努力而發現寶藏的喜悅。幸好,趙曉峰堅持了下來,他等到了機會。我們應該從趙曉峰的身上學習到很多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