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青蛙在覓食,不小心掉進了路邊一隻牛奶罐裏。牛奶罐裏還有為數不多的牛奶,但是足以讓青蛙們體驗到什麼叫滅頂之災。
一隻青蛙想:“完了,完了,全完了!這麼高的一隻牛奶罐啊,我是永遠也出不去了。”於是,它很快就沉了下去。
另一隻青蛙在看見同伴沉沒於牛奶中時,並沒有一味放任自己的沮喪,而是不斷地告誡自己:“上帝給了我堅強的意誌和發達的肌肉,我一定能夠跳出去。”它每時每刻都在鼓起勇氣,用盡力量,一次又一次奮起跳躍-生命的力量與美展現在它每一次的搏擊與奮鬥裏。
不知過了多久,它突然發現腳下的牛奶變得堅實起來。
原來,由於它的反複跳動,已經把波狀的牛奶變成了一塊奶酪。不懈的奮鬥和掙紮終於換來了自由的那一刻。它從牛奶罐裏輕盈地跳了出來,重新回到了綠色的池塘裏。而那一隻沉沒的青蛙就那樣留在了那塊奶酪裏,它做夢都沒有想到會有機會逃離險境。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鍥而舍之,朽木不折”,“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是堅持還是放棄,結果有著天壤之別。所謂“行百裏半九十”“為山九仞,功虧一簣”,皆是說明成功是屬於堅持到最後一分鍾的人。若不能堅持到底,隻有白白浪費了前麵一切的苦心,而徒勞無功,“不要輕言放棄”是人生中最高的準則之一。所以說,假如你想開創事業,不要因為學曆不高而放棄,不要因為沒有足夠的錢而放棄,不要因為沒有足夠的時間而放棄,不要因為這個行業有太多人競爭而放棄,不要因為別人的否定而放棄,不要因為經濟不景氣而放棄,不要因為年齡太大而放棄,因為不放棄才有成功的希望,不放棄才有成功的機會。否則的話,隻有失敗的苦果讓你品嚐。
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亞海岸籠罩在濃霧中。在海岸以西21英裏的卡塔林納島上,一個34歲的女人涉水進入太平洋中,開始向加州海岸遊去。要是成功了,她就是第一個遊過這個海峽的女性。這名婦女叫費羅倫絲·柯德威克。
在此之前,她是從英法兩邊海岸遊過英吉利海峽的第一個婦女。那天早晨,海水凍得她身體發麻,霧很大,她幾乎看不到護送她的船。時間一個鍾頭一個鍾頭地過去,千千萬萬人在電視上注視著她。在以往這類渡海遊泳中,她的最大問題不是疲勞,而是刺骨的水溫。
15個鍾頭之後,她被冰冷的海水凍得渾身發麻。她知道自己不能再遊了,就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母親和教練在另一條船上。他們告訴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棄。但她向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濃霧什麼也看不到。
幾分鍾之後,人們把她拉上了船。而拉她上船的地點,離加州海岸隻有半英裏!
當別人告訴她這個事實後,從寒冷中慢慢複蘇的她很沮喪。然而,她一生中就隻有這一次沒有堅持到底。兩個月之後,她成功地遊過了卡塔林納海峽。她不但是第一位遊過卡塔林納海峽的女性,而且比男子的紀錄還快了大約兩個鍾頭。
如果你想做些自己想做的事,就必須抱定目標勇往直前,不管是創業還是夢想。成功不是個簡單的遊戲,必須全心投入,其中影響成敗的因素極為複雜,我們需要有相當大的勇氣及獨立自主的精神,才能最終取得成功。
一朵頑強的小花,有一點機會就展現它的美麗。隻要你不放棄自己,你總有展現自己美麗的機會。頑強,敢於耐受常人沒有的磨礪,就能得到機會。有人說:“人生有夢,築夢踏實。”如果把夢想隻停留在夢想階段,那麼就永無實現的一天,何不趁著年輕時讓夢想成真呢?希望你能“圓一個人生的夢想”,做個掌握自己生活的主人,永遠都不要輕言放棄。
記住,永不放棄!才會有成功的機會!
記住,永不放棄!機遇來自永不放棄的追求!
修煉心法 堅持到底,永不放棄
世界上所有的成功者,你若是問他們成功的秘訣,他們一定會告訴你:“堅持到底,永不放棄。”堅持到底,幾乎是所有成功者都擁有的信念。
所有的人要想成功都必須經過下麵這五大步驟:第一要有明確的目標。第二,要有詳細的計劃。第三,要立刻采取大量的行動。第四,要檢討你的行動。第五,要堅持到底。這五大步驟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個都會嚴重影響你成功的速度。
成功者絕不放棄,放棄者永不成功。成功的唯一秘決——堅持到最後一分鍾。許多的努力並不是立刻就能看到效果的,還需要耐心和堅忍。隻要願意付出,堅持到底,你總可以享受到成功的甘甜。
第六節 轉機6 天道酬勤,沒有不勞而獲
職場透視
張林大學讀的是化工專業,對保險知識幾乎一無所知,然而畢業以後卻鬼使神差地找了一份保險業務員的工作。不過,張林踏入職場後就一直很勤奮,最初跑業務時,他默默觀察老板和客戶談生意的情景,有不明白處就請教資深同事,還買了一大堆相關書籍回家自學。後來,由於公司有部分業務要麵對外國客戶,張林很快發現自己的英語水平不夠,和老板商量後,便報了英語培訓班。在能夠獨立操作一些業務後,張林又發現自己的保險知識不夠係統,且沒有從業資格證,可能對將來發展不利,他又報名參加了“保險代理人資格考試”,並花時間係統學習了一遍保險知識。半年之後,業務部門的總經理不僅給張林加了薪,還給他提了職。在年終的表彰大會上,業務經理這樣表揚張林:“任何一個勤奮的人都不會失去機會,張林做到了這一點。”
仙人指路
勤奮是什麼?認認真真,努力幹好每一件事情,不怕吃苦,踏實工作就是勤奮。文學家說,勤奮是打開文學殿堂之門的一把鑰匙;科學家說,勤奮能使人聰明;政治家說,勤奮是實現理想的基石。而我們今天要說,勤奮是成功的基礎,隻要勤奮,隻要努力,隻要肯付出,就能獲得成功的機會。換句話說,機遇不會偏離任何一個肯付出的人。我們甚至可以說,機遇來自勤奮工作的態度。
清代鹹豐年間有個武官叫張曜,因苦戰有功,被提拔為河南布政使。他自幼失學,沒有文化,常受朝臣歧視,禦使劉毓楠說他“目不識丁”,因此改任他為總兵。張曜從此立誌要好好讀書,使自己能文能武。張曜想到自己的妻子很有文化,便回到家要求妻子教他念書。妻子說:“要教是可以的,不過要有一個條件,就是要行拜師之禮,恭恭敬敬地學。”張曜滿口應承,馬上穿起朝服,讓妻子坐在孔子牌位前,對她行三拜九叩之禮。從此以後,凡空餘時間,都由妻子教他讀經史。每當妻子一擺老師的架子,他就躬身肅立聽訓,不敢稍有不敬。與此同時,他還請人刻了一方“目不識丁”的印章,經常佩在身上自警。幾年之後,張曜終於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後來,張曜在山東做巡撫時,又有人參他“目不識丁”。他就上書請皇上麵試,麵試成績使皇上和許多大臣都大為驚奇。張曜在山東任上,築河堤,修道路,開廠局,精製造,做了不少利國利民之事。因為他勤奮好學,死後皇帝諡他為“勤果”。
古往今來,許多譽滿全球的偉人,他們所取得的每一項成就,無一不是滴滴汗水,步步腳印,靠著自己的勤奮鑽研而得來的。
魯迅具有淵博的知識,正是他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來吮吸知識的甘霖而取得的。
《本草綱目》的寫成,正是李時珍27個年頭的跋山涉水、風餐露宿、“訪采四方”、“搜羅百代”的成果。
美國發明家莫爾斯,原來是一位畫家,但他對電磁學非常有興趣,經過3年多的刻苦鑽研,他製造成功世界上第一台電報機。這台電報機很粗糙,遭到許多人的冷嘲熱諷。在外界壓力下,莫爾斯沒有灰心,他堅信電報機對人類是很有用的,更堅信:“我能幹!”他又經過3年多的努力,電報機終於被製作成功了,為人類通信曆史揭開了嶄新的一頁。
諸如此類的人還有古典物理學家牛頓,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愛因斯坦,化學界的大師諾貝爾,放射性元素的發現者居裏夫人……他們之所以有這樣偉大的成就,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由於他們能勤奮學習,不恥下問,大膽實踐,勇於向失敗挑戰,最後他們都成功了,勝利了。
他們之所以能夠成功,在某種意義上歸功於他們的勤奮,是勤奮為他們贏得了機遇。
“成功的花,人們隻驚羨於它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它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水,灑滿著犧牲的血雨。”冰心老人的話讓我們懂得一個深刻的哲理:沒有汗水和犧牲,就沒有鮮花和掌聲;沒有奮鬥和進取,就沒有成功和收獲。一個人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學會在等待中辛勤勞作,在忍耐中不懈努力,當機遇到來時,才可能一舉成功。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你在職場上更要懂得勤奮的重要性。
馬藝文畢業後到一家中美合資公司做銷售人員。剛開始,公司是根據自身的經營狀況按一定比例來發放工資,這對於經驗匱乏的馬藝文來說,再合適不過了。馬藝文是一個勤奮好學的人,他下了決心要好好幹上一番。
由於虛心好問,前輩們也都樂意向馬藝文傳授經驗。加上自身的努力,馬藝文的客戶猛增,業務漸入佳境。為此,馬藝文也不時得到業務經理的表揚。就這樣,馬藝文的事業也漸漸地步入正軌,而且當聽到同學訴說著“社會和校園的巨大反差,同事都明爭暗鬥”時,馬藝文為身邊有著熱情的同事以及和善的老板而感到很慶幸。
可是好景不長,馬藝文發現,除了和自己一樣新來的幾名員工在努力奮鬥著外,其他員工似乎根本就沒心工作;出去聯係業務實際上就是三人一頭、兩人一夥地逛商場;去趟洗手間也能晃個半小時,吸口煙,聊聊天。
馬藝文雖然沒說什麼,可是心裏有些不舒服,感覺自己的勞動成果被“懶人”瓜分一樣,他越來越不滿意這種“大鍋飯”現象。不過,馬藝文並沒有被這種現象“腐蝕”,他還是勤奮地工作著。馬藝文相信,付出終會有回報。
果然,半年之後,馬藝文就被提升為業務副經理。而他升職的原因正是因為他的勤奮。公司老總在表彰大會上這樣評價馬藝文的表現:“他的表現非常好,非常勤奮,雖然我經常不在公司,但是我仍然知道他是我想要的員工。勤奮足以讓他勝任這份工作。”
“讓我們勤奮工作。”-古羅馬皇帝的遺言,一個帝國統帥都深知其中的道理,難怪他們會建成一個偉大的帝國,然而最終的毀滅,亦是在一種安逸的環境中忽視了這句話的存在-他們做了溫水裏的青蛙。對我們也一樣,雖然我們沒有必要依靠這句話去建造或者複興一個帝國,但它對每個人確實有著提神醒腦的功效,是我們獲取成功的基本原則。
修煉心法 天才就是勤奮
哪裏有超乎常人的精力與工作能力,哪裏就有天才。不勤奮,無所得。天才,2%是靈感,98%是汗水。天才就是勤奮,人的天賦就像火花,它可以熄滅,也可以燃燒起來,而逼它燃燒成熊熊大火的方法隻有一個,就是勤奮,再勤奮。亞曆山大·漢密爾頓說:“有時候人們覺得我的成功是因為天賦,但據我所知,所謂的天賦不過就是努力工作而已。”業精於勤,荒於嬉。勤奮能使學業和事業有所成就,嬉耍會使學業和事業遭到失敗。大凡有作為的人,無一不與勤奮有著難解難分的緣分。勤奮能塑造偉人,也能創造一個最好的自己。我們從古今中外卓越的偉人身上,都可以找到某些成功的偶然性。凡是能創造最好的自己的人,他們的努力雖然各有不同,但他們勤而不怠卻是相同的。勤學習、勤積累、勤思考、勤質疑能使人達到析疑釋惑、豁然開朗的境界。
自我診斷 你有跳槽的必要嗎?
現在人才市場活躍,跳槽現象也越來越普遍。那麼,身在職場的你是否也有此衝動呢?專家認為,無論你是否預備跳槽,你都應該善待你目前的工作,雖然,你現在所從事的工作並不意味著就是你終身的工作,但卻是你找到更好工作的基礎,因為你畢竟在目前的工作中積累了你的職業含金量。即使跳槽,也需要靜下心來,思考清楚了然後再跳。
切記:跳槽是為了解決問題或者獲得機會,是為了解決現有的環境不能解決的問題和獲得現有的環境不能給予的機會,所以,在選擇時一定要冷靜地思考,用發展的眼光來比較利弊得失。
那麼,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應該跳槽呢?這是很多職場人士的難題。如果你也正為此煩惱著,就請做一下下麵這個小測試吧!
1.你覺得公司所在行業的前景:
a.正在走下坡。一1分
b.像一件太緊的內衣,令人很不舒服。一2分
c.像一條穿著很舒服的舊牛仔褲。一3分
2.在公司表現不錯,你可以獲得:
a.肩膀上被拍幾下。一1分
b.開什麼玩笑,在這裏隻有那些溜須拍馬的混混兒才被重用。一2分
c.在我公司裏,沒有所謂的表現不錯。一3分
3.公司老板與員工之間的關係:
a.像《紅樓夢》裏的王熙鳳與平兒。一1分
b.老板做的事換了任何人都能辦得到。一2分
c.我幾天也見不到老板一次。一3分
4.目前的工作:
a.整天都是麻煩事兒,隻盼著下班。一1分
b.馬馬虎虎啦,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唄。一2分
c.難度很大,我有點怯陣。一3分
5.整體而言,我的同事:
a.對我的私事比對他們自己的工作更感興趣。一1分
b.比我爸媽更煩。一2分
c.同事?我工作忙時沒有一個人與我共事。一3分
6.上司稱讚你的能力,並暗示將會提升你,不過要看你新任務的完成情況,你:
a.提升的機會令你興奮,但艱難的新任務令你有壓力,希望以後不要這樣。一1分
b.不情願地接下新任務,並打算另謀高就。一2分
c.興致勃勃地接下任務,認為是提升的好機會。一3分
7.你有工作安全感嗎?
a.我覺得朝不保夕。一1分
b.我不可能逃過解雇這一劫。一2分
c.我能調整好現在的心情。一3分
8.工作之餘,你有其他愛好興趣嗎?它們是否對你的工作有幫助?
a.有愛好興趣,但與工作無關。一1分
b.沒有愛好興趣。一2分
c.有幫助。一3分
9.你的才能:
a.沒變化。一1分
b.日益荒廢。一2分
c.與日俱增。一3分
10.你覺得你的個性對你的職位有幫助嗎?
a.沒感覺。一1分
b.沒有。一2分
c.有。一3分
自測結果
10分以下:你是到了需要好好尋求新機遇的時候了,別太“迷醉”於那種實際上並不健康的慣性中。
11~20分:雖然說“做生不如做熟”,但你的內心還是準備好了換工作的-隻要你遇上更合適的。
21~30分:你對自己的職業具有高度的滿足感,目前的工作對你來說算是一種樂事,所以請不要考慮換工作。
行走職場勝經七量力而行,敢於說不
上司委托你做某件事情時,你要認真考慮好,這件事自己是否能夠勝任?把自己的能力與事情的難易程度以及客觀條件是否具備結合起來考慮,然後再做決定。學會說“不”,是種自我尊重的表現,隻有尊重了自己以後,別人才能懂得如何尊重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