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商定對策(2 / 3)

這時,郭闖站了出來,說道:“其實我大哥說的沒錯,而且很多事情他都顧及官府顏麵沒有抖露出來。”劉懷仁叫住了郭闖,不讓他繼續說下去。而黎世文深思熟慮之後,說道:“剛剛是本官氣昏了頭,還請藍大人海涵,望懷仁兄弟見諒,既然如此,不知懷仁兄弟可有應對之法?”劉懷仁見黎世文如此之態,說道:“大人不必客氣,方才大人所說之策有道理,官府得主動抓賊,但僅憑府上人手和藍大人手下人手是遠遠不夠的,單說派出去探聽消息,在各方要道設卡搜查的人手,恐怕就用光了,至於出海探尋的人手,在下以為,二位大人不妨聯名上書朝廷,請求朝廷派出人手協同出海搜尋,有了朝廷人手支持,想必事半功倍。”黎世文和藍宗聽後,覺得劉懷仁說的極為有理,就算到時候破不了案也還能有其他的說辭,黎世文同意了劉懷仁所提之策,而藍宗卻好奇的向劉懷仁問道:“既是請朝廷派人,不知道懷仁兄弟心中可曾想到派什麼人比較妥當?”劉懷仁說道:“既是要出海搜尋盜賊下落,如果派一般的人去,恐怕極難適應海上搜尋的任務,隻有水師方可勝任,再說此處臨海,支援起來也極為方便,不必長途跋涉從其他地方調派人手,也為案件進展節省了很多時間。”藍宗看著劉懷仁,心中想眼前此人,竟有如此周密對策,非一般人也,越發對懷人喜愛不已。

隨即,黎世文便與藍宗商議聯名上書之事,隻是這所要調派人手該選誰比較合適呢?二人意見不同,黎世文則說當朝最有威望的當屬巢湖水師,距此三百餘裏,不日可到,而藍宗則主張海州水師,一來海州隸屬於淮安,二來海州臨海,出海有根基,歸來也便利。二人久久爭執不下,這時,劉懷仁挺身而出,說道:“雖然巢湖水師名震天下,但與海州水師相較而言確實失了地利,而且海州水師附近有靈山衛等諸多衛所,照應起來也比較方便,再者,海州屬淮安轄內,大人身為淮安知府,就不由多說了吧,大人不妨仔細考慮一下。”黎世文聽完之後若有所思,言道:“既是如此,便請朝廷從海州水師抽調人手吧。”商定之後,二人聯名寫好奏書,差人快馬上京去了。

過了兩日,聖旨到,朝廷令海州水師千戶廖章協助黎世文出海尋賊,一應行動皆聽從黎世文和藍宗指示。拿到聖旨後,藍宗與黎世文按照先前布置好的人手布置,將手下眾人派將出去巡查和設卡,隻留下隨行的七八人與劉郭兄弟二人,次日著聖旨往海州出發。

就在趕往海州當日,一行人出了東門,行了一段距離,正當午時,太陽曬得眾人額頭間汗如雨下,口幹舌燥,心煩難耐,便在此時,一座不高的山下儼然出現一戶人家,看上去是個大戶人家,整個院子看起來氣勢恢宏卻不失雅致,於是黎世文提議到此處歇息飲食再走,藍宗見眾人都像曬蔫了的樹一般,就答應了黎世文所提建議,往那戶人家趕去,隻見到了門前,逸海山莊四個大字掛在門頭,劉懷仁說道:“還記得王澤遠說過他家就在東城外的逸海山莊,原來竟是此處,還真不遠呢。”郭闖也說道:“既是到了王澤遠兄弟的府上,就不用擔心會被拒絕了,這下好了,可以好好吃一頓再走。”藍宗聽後,讓人前去敲門。剛敲了幾聲,門開了,出來的是一位年老的仆人,劉懷仁見人客氣說道:“老人家,劉懷仁和幾位兄弟正要東去,途經此處,與你家澤遠兄弟既是舊識,遂上門拜訪,順便歇息片刻,還煩請老人家前去通報一聲。”劉懷仁說罷,那老仆沒有應答,隻是點了點頭,便回身進門了,黎世文見此,大聲言道:“這老不死的,竟這般無禮,豈不知我等可是朝廷命官……”黎世文話音未落,門又開了,這回出來的正是王澤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