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婚姻啟蒙,幫兒子叩開(1)(1 / 3)

幸福婚姻的大門

在很多人眼裏,幸福婚姻主要在於戀愛階段選對了對象,以及婚後的努力經營。其實不然,能否擁有幸福的婚姻從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奠定基礎了。我們如何對待孩子詢問生命的起源問題;孩子婚姻敏感期到來的時候,我們是怎麼引導的;青春期能否順利地“試練”……都是對孩子很好的婚姻啟蒙,都是在幫助他們叩開幸福婚姻的大門。

回答好“你是怎麼把我生出來的”

有一個小男孩,有一天放學後,問他的媽媽:“媽媽,我到底是從哪裏來的?你是怎麼把我生出來的?”聽到兒子這麼問,媽媽斷定兒子到了探尋生命起源的時候了,就跟他講他是爸爸和媽媽生出來的。爸爸和媽媽讀大學時開始戀愛,結婚後住進一個房子,當他們決定生一個小寶寶時,爸爸便把一粒種子種到媽媽的肚子裏,那粒種子在媽媽的肚子裏像一棵小樹一樣慢慢長大,長大到媽媽的肚子放不下時就開始尋找出口,這個出口就長在媽媽身上,是生命的通道,通過生命的通道孩子就從媽媽的身體裏出來了。

兒子聽得是一頭霧水,還撩起媽媽的衣服尋找那個出口,結果看到了一條長長的刀口。兒子問媽媽:“這就是我出生的地方嗎?”媽媽點點頭,對他說:“你現在不理解沒有關係,等你長大了,讀書了,就會明白了。”

這位媽媽處理得很好,小男孩能不能聽懂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從媽媽那裏獲得了一個態度,那就是人可以坦然地了解性知識。

隱瞞不利於男孩的性健康

可以說,上麵那位媽媽回答得很好,她以科學的方式告訴了孩子生命的由來。可是,有些媽媽還是處理不好這些問題,甚至會向孩子隱瞞生命的產生。

有的媽媽告訴兒子他是父母買來的;有的媽媽告訴孩子他是父母撿來的;有的媽媽甚至對兒子說,他是父母從老家抱來的……媽媽們為了回避一些生理上的知識,就對孩子掩蓋生命產生的真實過程。其實,這樣做是不利於孩子成長的。

孩子對生命的拷問,客觀上是與性相聯係的,是孩子最初的性教育的啟蒙,我們真實、坦然地告訴孩子,就在孩子心中奠定了“我的生命是有來頭的,我來到這個世界是一個幸福的旅程”的安全感。同時,孩子對性也就有了初步的正當的認識,覺得性是與生命緊密相連的美好的東西,是光明的、積極的。

相反,如果我們躲躲藏藏,甚至隱瞞孩子生命的起源,那麼,孩子就會隱隱地感受到那是一個不可以涉足的神秘領域,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有一種探秘的衝動。當有一天,孩子有了性意識以後,就不會通過自然的、光明正大的方式來尋求幫助,而會偷偷摸摸地去解決,比如通過色情網站了解性,這樣了解性的方式是不利於孩子健康的。

媽媽以平靜而科學的態度和孩子談性,孩子就很自然地接受了性教育的啟蒙。到了青春期,孩子因為早就有了用科學的方法搭建起性話題交流的平台的準備,就可以順利地繼續進行性話題的交流了。

巧妙地應對孩子

麵對孩子這樣一個涉及性的問題,家長回答得越巧妙越有利於孩子將來獲得幸福的婚姻。

1.不要把孩子想邪惡了

當孩子提這個問題的時候,有的家長會覺得孩子學壞了,這麼小就想這種事情,長大了還不成小流氓啊!於是,就千方百計地掩飾。有的媽媽甚至嚇唬孩子:“小小的孩子,問這個幹嗎?一點都不聽話!”還有的家長一遇到電視上兩性纏綿的畫麵,就把孩子眼睛捂起來,殊不知,越是這樣,孩子越是對父母掩飾的內容充滿好奇,甚至會選擇親自試一試。

所以,當孩子提出這方麵的問題的時候,我們不要把孩子想邪惡了,隻要坦然地回答這個問題就好了。對於孩子來講這是一個沒有任何色彩的對出生問題的探尋,是對生命的拷問,沒別的。

2.不要編故事

小孩子最會察言觀色,如果我們編故事的水平不是很高,不想讓自己故弄玄虛的樣子被孩子懷疑,那麼,我們就直接對孩子說真話好了。在我們嚴肅認真地和孩子談這些事情的過程中,孩子會產生一種肅然的敬意,他們會懂得自己了解了就夠了,現在不需要涉足。

更重要的是,孩子從中獲得了對於生命繁衍的正確的認識,知道這不是一件可以隨便做的事情,這不正是嚴肅婚姻態度的啟蒙教育嗎?

四五歲時,男孩要結婚

如果家裏有四五歲的孩子,那麼,關於“結婚”這個詞想必家長聽到的次數都不少了吧?有的孩子會猛不丁地說:“媽媽,我最愛我們班的蔣敏敏了,我長大了要和她結婚!”“媽媽,我長大了要和你結婚!”“我們班的張磊是王麗麗的男朋友,同學們都這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