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把結婚、婚姻當成話題來講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會感到很奇怪,覺得孩子這麼小,跟“結婚”這件事根本沾不上邊,怎麼就突然張口閉口地談論這事了呢?其實也不用奇怪,因為孩子的婚姻敏感期到了。
婚姻的敏感期到了
孩子的成長是有規律可循的,特別是六歲之前。孩子的成長過程是按人體一定的內在秩序來發展的,這有利於孩子長成一個有秩序的人——擁有良好的獨立意識、程序意識、規則意識、契約意識等。
四五歲的時候,孩子的婚姻敏感期就到來了,這個時候,孩子的內在需要認識婚姻,而我們需要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婚姻”環境。這個環境既包括現實中和諧而美好的夫妻關係,也包括對於婚姻的認識和理解。
如果父母關係好,相敬如賓、互敬互愛,那麼,孩子就會默默地習得這樣一種維係婚姻的方法和對婚姻的認識;如果父母關係不好,孩子也會受到不良的影響。
當孩子談論婚姻的時候,比如他說:“我要和我們班的某某同學結婚!”這個時候,如果我們斥責孩子,那麼,孩子可能就會覺得婚姻是個不好的東西。有這樣一個隱性認識奠定在心底,即使孩子經曆了十幾年的積累和醞釀,可能都不會對婚姻有一個積極的認識。那麼,當孩子真的要麵對婚姻的時候,可能就不會那麼順利。
婚姻關係是一個人社會關係中最基本的一項,這種關係處理得怎麼樣不但關係到自己一生的幸福,還會影響到下一代的婚姻態度和婚姻選擇。所以,我們要支持孩子在與小夥伴的交往中“演習”婚姻關係,從而認識婚姻關係,了解情感問題。
處理好了,能奠定一生幸福的基礎
小孩子之間會有誰喜歡誰、誰不喜歡誰這種情況出現,其實,這是孩子很天然的一種情感發展,可以說是孩子對婚姻關係認識的萌芽。孩子將來的婚姻之果結得怎麼樣與現在的萌芽有著很重要的關係,所以,我們要處理好孩子的婚姻敏感期。
1.給孩子一段美好的經曆
不管孩子強調多少次要和某個女孩結婚,我們都不要把孩子的話當真,因為這是孩子對婚姻關係的一種探索,是在完成這個階段的成長任務,以獲得對婚姻關係的認識。過一段時間,孩子就會忘記自己說過的話,甚至又找到了新的結婚對象。這是孩子在學習關於結婚對象的選擇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不斷地認識到,自己將來的結婚對象是可以挑選的,要選擇一個各方麵最適合自己、自己最愛的女孩,那樣才可以結婚。雖然這樣的話孩子說不出來,但是他們的內心已經有了這樣的認識,這是建立婚姻道德觀的基礎。
這個階段,男孩和女孩喜歡在一起玩過家家,要洗衣服、做飯,還要哄寶寶。孩子對於這個遊戲的構建完全是按他們在現實生活中觀察到的情景來完成的,我們不打斷孩子,充分地滿足孩子的探尋心理,有助於孩子順利度過婚姻敏感期。
2.避免情感挫敗
孩子除了通過觀察認識婚姻,他還要和人探討婚姻關係,甚至要向女孩求婚。一個四歲的男孩跟一個三歲的女孩說:“你長大後能跟我結婚嗎?”女孩說:“不可以,我們家都是親戚跟親戚結婚的,爺爺跟奶奶結婚,爸爸跟媽媽結婚,舅舅跟舅媽結婚,你又不是我家親戚,所以我不能和你結婚。”男孩兒聽後,傷心地哇哇大哭。
一旦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就要跟男孩解釋一下,告訴男孩:“她不是不喜歡你,隻是她還小,還不懂結婚這件事,沒關係的。”這樣說,孩子就不會覺得自己不能夠獲得與別人結婚的權利,而隻是自己選擇的對象還不懂結婚這件事,那麼,孩子就不會有這方麵的挫敗感了。
處理好男孩的性好奇
曾經在微博裏看到這麼一段話:“升入初中了,麵前的女孩一下子變了樣!我好想跟女孩一起說笑、討論學習問題,可是每次麵對女孩,我都張不開嘴,更不敢直視女孩的眼睛,我想我是太緊張了。可是,我為什麼要緊張呢?是不是擔心被誤解我早戀呢?我和男孩在一起是可以侃侃而談的啊!”
像這樣的對女孩特別好奇,渴望與女孩順利交往,但是又不能順利交往的男孩其實有很多,他們的內心很迷茫。
寶貴的性好奇
男孩的性心理發育需要一個過程。最初,也就是十一二歲的時候,孩子會有一個異性疏遠期,這個時候,男孩往往是跟男孩在一起學習、玩耍,他們在一起的時候也很少討論女孩,有的男孩甚至會遠離女孩。因為這個時候,男孩的身體出現了很明顯的變化,喉結變大,聲音變粗,生殖器會偶爾勃起。在不能很好地解釋這些現象後,一些孩子會覺得這是自己腦子裏有了性意識導致的,並因此而羞愧、恐懼。他們默默地探尋生理上的這些變化,不斷滿足自己的性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