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6月17日中午12點40分,長白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橫山派出所所長李長友,陪同五位戰友到天文峰上遊覽。他們正準備以天池作背景合影留念,忽然其中一人指著天池中一條藍色的水帶喊道:“看,出來一隻白東西!”大家順著他的手指方向,看見有一個白色斑點在湛藍的湖水中顯得格外醒目。
他們通過望遠鏡觀察,驚異地發現,怪物長約2米,腦袋又大又圓,有點像豹子頭。除了前額和頭頂為純白色以外,身體的其他部位為淡黃色。它的身體細長,露出水麵的部分像是一條鳳尾魚,它還拖著一條尾巴一樣的東西。六個人輪流用望遠鏡觀察水怪,能看見它在水中遊動,並爬到冰麵上趴了一會兒,然後就潛入水中不見了。
1981年7月12日,朝鮮科學考察團發現有“怪獸”在天池中遊動。
淩晨5點零5分,一隻奇怪的動物從峰頂下到天池,從峰麓向對岸峭壁遊去。1小時20分鍾遊了18千米。遊到對岸後,坐了兩個半小時,然後又沿峭壁往上爬,爬到60米處,停留20分鍾左右,又西行約兩三千米。上午10點20分左右,怪獸進入山穀。
根據觀察和詳細的攝影資料,朝鮮科學家認為:“怪物是一隻野熊,全身呈黑色,胸前有多處白色斑點。”
野熊遊完後在岸上待了足足有兩個半小時,看來它遊這一趟消耗了大量的能量,所以休息了這麼長的時間。
長白山盛產黑熊與棕熊,這隻熊很可能是黑熊。
黑熊又叫狗熊,俗名黑瞎子,全身長黑毛,高15~17米,胸部有一半月形白紋。有冬眠習性,能直立行走。頭圓、耳大、眼小,嘴短而尖,鼻尖無毛,足墊厚實,足有五趾,爪尖銳不能伸縮。白天出沒在山地森林,會爬樹,善遊泳。
黑熊能直立行走,還會像人一樣坐著。行動謹慎緩慢,如果發現可疑動靜,會立即逃跑或停下來,環視四周。一旦有危險,就會迅速逃進密林。
黑熊的視覺較差,但嗅覺、聽覺很靈敏。食性較雜,以植物葉、芽、果實、種子為食,有時也吃昆蟲、鳥卵和小型獸類。
棕熊又叫羆、人熊、馬熊。毛為棕黑色,頭部、腹部毛色較淺,四肢毛色較深。棕熊的體型比黑熊稍大,高2米左右;頭部寬圓,嘴較長,鼻尖無毛,耳朵內外都有長而柔軟的毛。棕熊四肢粗健,腳掌裸出,有厚實的足墊;尾短。
棕熊的習性與黑熊相似,主要在白天活動,視覺和聽覺遲鈍,味覺比較靈敏。能遊泳、爬樹。
不管是黑熊還是棕熊,他們都善於遊泳,這是非常關鍵的一點。那麼,目擊者在天池中所發現的怪物會不會都是黑熊或者棕熊呢?
但是熊再怎麼善於遊泳,也不會鑽到水裏就不出來了。許多目擊者都說看見怪物鑽入天池水中後不見的,而不是上到岸邊不見的。難道熊在水下的呼吸能力超強?或者是天池水下另有暗道直通外麵?
天池怪獸與視覺誤差和地震
2003年7月,長春《新文化報》以《20怪獸驚現長白山天池》為題報道了張魯風等人目擊“天池怪獸”事件後,長春市民張顯明專程來到新文化報社,告訴報社的記者,事發時,他和家人就在距“怪獸”僅50米遠的天池岸邊。但是他認為,當日大家所看到的“怪獸”景象很有可能是飛蛾拍擊水麵而造成的人的視覺誤差。
57歲的張顯明是吉林省通用機械廠計劃科的退休幹部,2003年7月11日,他和愛人張玉傑,親戚郭有安、郭曉嫣來到長白山天池。9點30分,在山梁上的郭有安驚呼一聲:“快看,天池裏是什麼?”張顯明等人向天池望去,發現天池內有3個黑點,離他們有50米左右。張顯明忙拿起30倍的望遠鏡觀望,但看不清楚。9點50分,3個黑點逐漸變成6個,黑點運動時所形成的圈狀波紋不時重疊在一起,形成一片片的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