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尼斯湖發現蛇頸龍化石(1 / 1)

據英國媒體2003年7月16日報道,一名67歲的英國老翁傑拉德·麥克索裏在尼斯湖畔發現了一塊1.5億年前的蛇頸龍化石。

在尼斯湖發現的恐龍化石說明:近百年來頻頻報道,吸引無數專家、考察團前往調查的尼斯湖“水怪”。很可能是遠古時代蛇頸龍的後裔。

新發現的化石是四截椎骨,呈灰白色,上麵可清晰地看到已變成石灰石狀態的脊椎腱和血管。

麥克索裏對記者說:“當時我正在尼斯湖畔的淺水中行走,突然腳下被什麼東西絆了一下,差點摔倒。我伸手到水裏摸索,摸到了一塊東西。當我將它撈出水麵、扯掉上麵的綠藻時,我看到了一根奇怪的大骨頭,一瞬間,我就明白了我發現了一塊化石。”

蘇格蘭民族博物館的生物學家對化石研究後證實,這的確是一塊侏羅紀時代蛇頸龍的骨椎化石。

難道真的有蛇頸龍的後裔生活在尼斯湖底?

正當各國爭相報道“尼斯湖發現蛇頸龍化石”之時,英國又有報道說,所謂“發現蛇頸龍化石”可能隻是一個騙局。

科學家們分析了整個事件後斷定,盡管撿到化石一事可能是真的,撿到的化石也可能是蛇頸龍化石,但這不過又是一個騙局。

蘇格蘭民族博物館的科學家證實,那些化石的確是遠古蛇頸龍的骨椎化石。對這一化石,尼斯湖“水怪”迷們如獲至寶,經過他們的想象和加工,很快演繹出一個故事:6500萬年前,一群蛇頸龍到尼斯湖避難,由此逃過大劫,存活下來,現在的尼斯湖“水怪”正是蛇頸龍的嫡係後裔!

然而,這一切卻隻能是想像,尼斯湖不可能容納蛇頸龍。

蘇格蘭民族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萊爾·安德森說:“那塊化石確實是蛇頸龍化石,是一塊極好的標本,我也相信是在尼斯湖發現的,但是有證據表明,這塊化石來自其他地方,是後來才移到尼斯湖中的。”

安德森說:“這塊化石鑲嵌在灰白色的、侏羅紀時代的石灰石中,而擁有與這種石灰石相匹配的岩石最近的地方,是尼斯湖東北50千米之外的艾希地區。尼斯湖地區的岩石是古老得多的晶體狀火成岩。另外,這塊化石的石灰石上有大量由海洋生物侵蝕成的孔洞,似乎直到近期,這個標本還留在海灘。”

其他科學家對安德森的看法都表示讚同。

尼斯湖“水怪”迷俱樂部經理加裏·坎貝爾也指出:“我幾乎可以斷定這塊化石是有人故意放到尼斯湖中去的。湖邊有少數幾個公共入口,那塊化石正好是在靠近遊客逗留的地方發現的,很可能是有意安排的,讓人容易找到。”

他還說,尼斯湖地區過去一直有無數騙局。英國萊斯特新沃克博物館的蛇頸龍專家理查德·福雷斯特說:“這塊化石的外表和其上的孔洞表明,它在海水中呆了相當長的時間,但尼斯湖裏是淡水。”

福雷斯特認為,也可能是有人無意中把化石留在了湖中。他說:“以前在靠近這塊化石被發現的地方也找到了一塊蛇頸龍肢骨,後來才弄清原來是一個導遊用那塊肢骨作演示,放到一塊岩石上,後來卻忘了拿回去。”

福雷斯特說,假設存在尼斯湖‘水怪’,那它也不可能是蛇頸龍。其一,蛇頸龍是冷血動物,在尼斯湖寒冷的水中缺乏足夠的熱量禦寒;其二,對蛇頸龍這樣大型的動物來說,尼斯湖裏缺乏足夠的食物;其三,蛇頸龍靠肺呼吸,一天中需要好幾次露出水麵呼吸空氣。如果尼斯湖“水怪”真是蛇頸龍的話,人們早該有機會看清楚了。

許多古生物學家還指出,蛇頸龍早在6500萬年前就已滅絕,而尼斯湖的形成還不到1.2萬年。

福雷斯特最後總結說:“雖然這些有關尼斯湖“水怪”的報道對當地的旅遊業是非常好的發展條件,但沒有任何一條真實的證據能支持這些報道。”

其實從尼斯湖的生態環境和生物演化的規律來看,現在已不太可能還有蛇頸龍或什麼大型的怪物生存於此了。但是世人往往對那些神秘的、缺乏足夠證據的奇談怪論非常感興趣。正是人們的這種心理,使得一些謊言和騙局得以廣泛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