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迪士尼學習體驗管理(1 / 2)

在迪士尼樂園中,明令禁止兩個相同的人物出現在同一個視野裏,比如說絕不能讓遊客同時看到兩個米老鼠。因為在孩子的幻想世界裏,米老鼠就一個,不可能有兩個。能理解這一點,就知道這個體驗管理有多難了。至少,全世界所有演米老鼠的工作人員都必須苦練簽名,全世界米老鼠給孩子的簽名都必須一模一樣才可以。

迪士尼體驗管理還延伸到8小時之外。比如一名演米老鼠的演員,可以在社交媒體上討論自己扮演的角色嗎?可以穿一半戲服,把頭套摘下來給自己拍一張照,或者是單獨給戲服拍一張照嗎?可以發一張自己扮演的米老鼠的照片到社交媒體上,然後說“這個米老鼠是我扮的”嗎?當然統統都不可以。道理還是那個,任何讓孩子的幻想破碎,讓孩子意識到我眼前的這隻米老鼠是人扮演的細節漏洞都必須堵住。

還不隻是扮演者啊。上到CEO,下到清潔工,都是演員,這一套管理流程是針對所有人的。比如,每一個人在園區內看到垃圾都必須彎腰撿起來。請注意,不隻是撿起來,連撿垃圾的動作,都需要經過專門培訓。不能蹲下來,而要用一種優美的“瓢蟲”動作。如果你問演職人員:你在撿什麼?他會回答你:我在撿夢想。絕對不能說在撿垃圾,這種細節都是有預案的。

有人可能會說,明白了,這就是把整個迪士尼樂園都當作一個舞台,把每一個人的表演細節都管理到位不就行了嗎?不行。因為這是樂園,這不是舞台,觀眾就在身邊,他們是要和你互動的,不可能一言一行都寫在劇本上提前排練。

這就對迪士尼的體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的界麵不能放在自己身上,而要放在用戶的心裏、他的體驗上。這就要求,所有和遊客的互動,都要多想一層。

舉個例子,比如你是櫃台收銀員,快速地把用戶的錢款清點好,保證不出錯,然後交給顧客的時候滿帶笑容地說,感謝惠顧。是不是就已經很棒了?不過在迪士尼那裏,這根本還不算。

迪士尼認為的高水準的體驗是什麼?比如,當你深夜購物的時候,收銀員會特意弄清楚你的身份和住址,然後推薦你坐到達酒店的免費渡輪,還會給你一份去碼頭的地圖。當你迷路的時候,餐廳服務員不僅願意給你指路,他們甚至會放下手頭的工作帶你到達目的地。

再舉一個例子。比如,有人問:“3點鍾的花車巡遊什麼時候開始?”這是個典型的蠢問題。如果工作人員回答他,3點鍾開始,或者現在是2點55分,還差5分鍾就開始,這都是錯誤的回答。所以,迪士尼的員工就必須判斷,遊客真正想問的是什麼。是遊行隊伍到達特定地點的時間,或是哪裏是最佳的觀賞位置,或是遊行的線路是怎樣的?總之,不管怎麼回答,底線都是你不能提醒用戶他剛才問了一個蠢問題。

在迪士尼樂園中,明令禁止兩個相同的人物出現在同一個視野裏,比如說絕不能讓遊客同時看到兩個米老鼠。因為在孩子的幻想世界裏,米老鼠就一個,不可能有兩個。能理解這一點,就知道這個體驗管理有多難了。至少,全世界所有演米老鼠的工作人員都必須苦練簽名,全世界米老鼠給孩子的簽名都必須一模一樣才可以。

迪士尼體驗管理還延伸到8小時之外。比如一名演米老鼠的演員,可以在社交媒體上討論自己扮演的角色嗎?可以穿一半戲服,把頭套摘下來給自己拍一張照,或者是單獨給戲服拍一張照嗎?可以發一張自己扮演的米老鼠的照片到社交媒體上,然後說“這個米老鼠是我扮的”嗎?當然統統都不可以。道理還是那個,任何讓孩子的幻想破碎,讓孩子意識到我眼前的這隻米老鼠是人扮演的細節漏洞都必須堵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