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品牌要警惕創新(1 / 2)

“華與華”品牌方法論,又是基於什麼樣的思維模型呢?簡單說,就是四個字,“品牌資產”。把品牌當作資產,甚至是企業唯一的資產來運營。

一個企業當然有很多種資產:貨幣、土地、廠房、產品、專利、人才、品牌。聽起來品牌資產好像是最軟的一種。但是在所有這些資產中,哪一樣是可以長久存續的呢?隻有品牌。品牌是企業唯一可以帶進曆史的資產。所以我們才說,從長時段來看,一家企業的所有行動,都是在為品牌這個資產賬戶存錢。

既然是存錢的賬戶,創新就應該體現在怎麼掙錢上,而不是怎麼折騰賬戶上。我們平時理財的時候,會開一個賬戶,往裏存一筆錢,過一段時間,再開一個賬戶,再往裏存一筆錢,難道老的那個賬戶,連賬戶帶裏麵的資產都不要了嗎?但是在運營品牌的時候,還真有這麼做的人。有的企業,每年搞營銷創新。今年讚助一場馬拉鬆,明年植入一部電影,花錢不少,但哪個賬戶裏的錢也沒存下,都扔了。正確的做法,華杉老師總結了三句話:藥不能停,藥不能換,藥量不能減。比如投放廣告,一旦決定在某個媒介上投放,比如機場廣告牌,那就投放永遠不能斷,上去了你就別下來,因為你是在存錢,在儲蓄品牌資產,就像買養老保險一樣,不能中斷。一中斷,就相當於把裏麵存的錢全扔了。這個時候你就不能算,機場廣告牌帶來的銷量是多少。隻能算這個賬戶裏的賬。

我每年的跨年演講,就是用這種品牌資產的觀念來運營的。有一年,有個朋友提了一個創意,說能不能每年創作一首主題歌,在跨年的時刻唱起來。可以找著名作曲家譜曲,找當紅歌手來唱,一旦紅了,就能夠提升跨年演講的品牌。聽起來是個不錯的主意吧?

我當時就不同意。理由有兩個:第一,每年創作一首主題歌,這是品牌資產的耗散。雖然每年都創新了,也討好了現場的觀眾,但是跨年演講的符號係統就亂了,相當於把品牌資產存儲在多個賬戶裏麵。第二個理由是,既然是資產,我們就要對它的保值增值負責。如果某一年,一首歌真就紅了,那第二年呢?誰能保證第二年的歌還能紅呢?如果不紅,那第二年就是下坡路,跨年演講的品牌資產就貶值了。跨年演講的主題明明是“時間的朋友”,價值應該隨著時間持續增長,我憑什麼要做一件必然會貶值的事呢?這個險不能冒。

當然,我們並不是排斥做一首主題歌。我們隻是想做一首一旦用了就永遠不變的主題歌。一劑藥,要麼不吃,吃了就藥不能停,藥不能換,藥量不能減。所以我們平時經常和同事講,我們提倡創新,但是我們要的是那種一旦開始就不改變的創新。

春晚是不是就是這樣?每年都換歌,其實沒有幾個能留下來成為品牌資產的。反倒是那首幾十年從來不換的《難忘今宵》,成了春晚的標誌性的歌,也就是它的品牌資產。

“華與華”品牌方法論,又是基於什麼樣的思維模型呢?簡單說,就是四個字,“品牌資產”。把品牌當作資產,甚至是企業唯一的資產來運營。

一個企業當然有很多種資產:貨幣、土地、廠房、產品、專利、人才、品牌。聽起來品牌資產好像是最軟的一種。但是在所有這些資產中,哪一樣是可以長久存續的呢?隻有品牌。品牌是企業唯一可以帶進曆史的資產。所以我們才說,從長時段來看,一家企業的所有行動,都是在為品牌這個資產賬戶存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