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標準與主觀標準哪個更有效(1 / 2)

還有一種可能。救護車走到半路,發現交通實在擁堵,不可能在8分鍾之內趕到現場。那就兵分兩路,先派一個人騎摩托車甚至自行車,趕到現場再說。這樣確實是在8分鍾內趕到了,但危重病人如果需要送到醫院才能救治,總不能用摩托車或自行車載著去,這種趕到其實也耽誤了治療。

8分鍾的時限造成了太多意料之外的後果,從數據造假、病情分級造假,到自行車登場。政府的本意是提高急救服務的效率和質量,沒想到結果恰恰相反,造成了這麼多負麵影響,引來一片罵聲。

那為什麼會是這樣?是英國醫生道德水平低?真不是,這是客觀標準自身的問題。任何人類目的,一定都內含非常複雜的維度,一旦要把這些目的變成客觀標準來衡量,必然丟失很多維度。所以,不是有壞人要鑽空子,而是隻要用客觀標準來管理複雜目標,必然就會出現大量的空子可被鑽。

我們推導一個極端的情況你就明白了。超級人工智能一旦實現,對人類其實是很可怕的。為什麼?不是因為超級人工智能要蓄意毀滅人類,而是因為機器人智能用客觀標準衡量人類的主觀目標,機器的能力又那麼強,結果一定會是災難。

比如你有一台能力超強的家用機器人,你對機器說,我要快樂。這總沒問題,機器一計算,讓你最快樂的方法,就是把頭割下來,泡在特定的溶液中,從此你就沒有任何煩惱隻剩下無邊的快樂。你說,不行,不能把頭割下來,你不能傷害我的身體。機器說,也行,那就把你關在家裏,給你放化學氣體,也能讓你快樂。你說,不行,不能限製我的行動。機器說,也行,那就給你做一個迷宮,你在裏麵隻能遇到快樂的事,讓你不高興的事一樣也沒有。你說,不行啊,那不是真實的世界。機器最後說,讓你覺得這是真實的世界不就行了嗎?你看,這對超級人工智能有多難。

不管你設定多少條件,機器都可以把它換算成客觀標準,然後徹底執行,最後一定都通向你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其實根本不用等到超級人工智能實現的那一天,今天我們身邊就有大量這樣的例子。

很多領導說,你不要跟我講過程、講條件,我就要結果,這個月銷售數字必須達到多少。聽起來很霸氣對不對?但是,如果領導真的什麼都不看,隻要結果的話,下麵的團隊一定會讓他看到他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因為每一個客觀標準,都有正直的、邪惡的、艱難的、簡便的多種實現方法,如果領導隻在乎客觀標準,那就不用問,他一定會得到最糟糕的實現方法。

那接著問,客觀標準不管用,那怎麼辦呢?

還是回到剛才提到的醫院的例子。體療係統裏有一個J C I認證,就是用來認證一家醫院的服務質量的。它采取的方法就是,不再依靠客觀標準,把判斷的權力交回到人的手裏。

還有一種可能。救護車走到半路,發現交通實在擁堵,不可能在8分鍾之內趕到現場。那就兵分兩路,先派一個人騎摩托車甚至自行車,趕到現場再說。這樣確實是在8分鍾內趕到了,但危重病人如果需要送到醫院才能救治,總不能用摩托車或自行車載著去,這種趕到其實也耽誤了治療。

8分鍾的時限造成了太多意料之外的後果,從數據造假、病情分級造假,到自行車登場。政府的本意是提高急救服務的效率和質量,沒想到結果恰恰相反,造成了這麼多負麵影響,引來一片罵聲。

那為什麼會是這樣?是英國醫生道德水平低?真不是,這是客觀標準自身的問題。任何人類目的,一定都內含非常複雜的維度,一旦要把這些目的變成客觀標準來衡量,必然丟失很多維度。所以,不是有壞人要鑽空子,而是隻要用客觀標準來管理複雜目標,必然就會出現大量的空子可被鑽。

我們推導一個極端的情況你就明白了。超級人工智能一旦實現,對人類其實是很可怕的。為什麼?不是因為超級人工智能要蓄意毀滅人類,而是因為機器人智能用客觀標準衡量人類的主觀目標,機器的能力又那麼強,結果一定會是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