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呢?”
“我那點兒貨好幾萬哪!能讓他們這麼抄走嗎?咱有人,找人唄。”
“可,可你怎麼還進來了?”
“那不咱的人還沒來嗎。他們就要抄,咱不幹,不幹就進來唄。”京片子義憤填膺,似乎天下除了祥林嫂,就數他倒黴。
“不對吧?哥哥。”我特地壓低聲調。“要是光買點盜版盤和帶子,不至於給弄這兒來吧?”
“那——”京片子似乎有點難以開口。“那不是還有點毛片嗎?”
“嘿嘿----。”我終於樂了出來。
是啊!一個多月以來這還是我頭一回樂。我以為自己變成史泰隆了呢。現在看來沒什麼事能讓人失卻笑的機能,雖然僅僅是嘿嘿兩聲。“人生得意須盡歡。”是種情調,要是能做到“生平不幸也歡顏”的話,則是大徹大悟了,也就是常說的二百五。
至今我依然不認為自己做錯了什麼,老天爺的眼算是長到天靈蓋了。做壞事而逍遙自在,做好事而倒黴的人有的是,可我還真沒想到能輪到自己。我又做了什麼呢?
說真的,從小也沒人告訴我,對錯、是非、美醜、善惡到底是怎麼分的?十幾年學算是白上了。有一次坐火車,我遇到個道骨仙風的老教育工作者。無意中談起現在孩子的品德江河日下。老人感慨萬千。
“現在的孩子無法無天,胡作非為。關鍵在老師。”老人嗓門挺大,麵頰泛紅。“教不嚴,師之墮!如今的老師會教什麼?他們自己都是半瓶子醋,瞎逛蕩。就會在課堂上照著教學大綱念,對,他們還會亂收錢。教書育人,其實育人比教書更重要。首先要把孩子往正道上帶,否則讓一個壞蛋掌握更多知識,那不就是更大的壞蛋啦。所以首先是育人。以前的學校,上來就死背三字經、百家姓,隻學四書五經、考八股是有點偏頗,但那卻是做人最實實在在的規範。古文根基好的人,個人品質不會差到哪裏去。現在的老師會說愛國,可怎麼愛?他們自己也不見得知道。育人就是告訴他們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
老人意猶未盡,就看到我目瞪口呆的癡癡傻相,明白不過是對牛彈琴。老人哈哈一笑。“小夥子,看我煩吧?我這老東西就會胡說八道,天生愛教育人,愛當老師,老招人罵。其實說了半天全是狗屎一堆。”
我是牛,可還不是笨牛。四書五經肯定背不全,可老人的意思咱還是明白的。的確,上了這麼多年學,可為人的標準還真不太清楚,一知半解、模模糊糊的東西太多。當然搞清了又怎麼樣,也沒準讓人多判幾下。在小縣城看守所裏,我還碰上個大學生呢,眼鏡有六百多度,他總分得出四六了吧。
“給你說個笑話,也是孩子鬧的。”老人非常健談。“我兒子買了一輛車,切諾基四乘四的。買回來的第二天,就發現“四乘四”的後麵,讓孩子用粉筆寫了個等於十六。我兒子氣得罵了半天街,弄的我還下樓去教訓他一頓。好不容易擦幹淨,第二天下樓,發現又寫上了。嗨!前後寫了四五天。你猜後麵怎麼著?”
老人說得繪聲繪色,我聽得興趣盎然。“怎麼樣?”
“我兒子找不到人,就幹脆把車開到修理廠,在四乘四後麵鑲了個等於十六。”
“您兒子夠絕的?”我已經樂出聲了。
“那怎麼辦?總不能天天在樓下守著吧?是我教他的,截流堵源嗎。不過現在的孩子太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