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自序(2 / 2)

一個企業能夠辦到什麼程度,與企業領導人的眼界、格局、智慧、能力、為人以至於個性愛好、品德操守、思維方式、工作方法都有著極大的關係。說到底還是一個如何做人的問題。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情形,一個企業因領導更換而發生根本的變化(這裏說的並非一定是變好),因此優秀的企業管理者在我看來也應是這個社會稀缺的寶貴資源之一。有的企業家可以擔當國家的管理工作,至少說明做企業並不比管理一個國家更容易。當然若有人因此把企業當作官場,則企業危矣。

這本書最後定為這樣一個名字——《一路直行:我的企業理想》,是因為書中所記錄的一切,體現了我或者那個時代很多人對理想的不懈追求,以及無論在何種情形下我們堅持做人、做事的原則。這個寄托理想和追求的載體就是企業。對於做企業或者做任何工作,我都有一種神聖之感,敬畏之心,猶如當年站在三尺講台前,麵對信任你的學生們,不敢懈怠,不敢糊弄,不敢虛假,不敢歪門邪道,不敢對不起。也許唯如此才可能做成一些事情,包括辦好企業。

好的企業有一個簡單的標準:企業中的大多數員工每天不是迫不得已而是心甘情願地去上班;不隻是做一份工作以便養家糊口或者讓日子過得更好一些,而是從自己的工作中可以得到快樂、得到成長,自己的特長和能力可以得到發揮,自己的勞動和人格能被尊重;大家團結友愛上下一心,企業的利益可以公平分享;人們在自己工作的企業有美好感、自豪感、成就感。

書中涉及的四通、華為、利德華福、金風,這些企業都是他們那個時代或者那個領域的佼佼者,都有很多理想的東西在,也都不乏精彩。但精彩之中,總有不盡人意之處,將他們的優秀之處綜合一下也許更好。當我有機會在其中親自操作了一個個企業(深通、莫貝克、利德華福、天誠同創等)之後,發現做到理想程度真的很難。我終於明白,完美的、理想的企業永遠在遠方。我像一個孤獨的旅行者,不斷啟程和尋找。

你一定會說,社會如此險惡,做企業如此艱難,人與人之間如此缺乏誠信,哪裏有“路”可以“直行”?大可不必這樣悲觀。總有一條路在我們的腳下,或隱或現,或曲或直,或窄或寬,隻要我們心中有一盞明燈,不消極悲觀,不隨波逐流,不患得患失,不向困難低頭,那條寬敞美好的人生之路就在這一切堅持之後。

我所經曆和看到過的一路風景,也許你並沒有見過。我看到和感受到的許多美麗和美好,希望與你分享。

願本書伴你一路同行。

2014年2月4日

於翠湖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