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字儀式後不到一個月,為擺脫阜陽製革廠的債務負擔,楊曉明又向市政府提出要將該廠破產的要求。此時的王漢卿,與這個奸商的勾搭已到了“無所不允、無話不說”的地步,他立刻簽發了該廠破產報告,並讓副市長曹某督促有關部門迅速辦妥相關手續。1994年12月31日,阜陽市國資局在沒有進行清產核資的情況下,根據製革廠的破產報告,認定該廠資不抵債2482萬餘元。1995年1月10日,王漢卿主持市長辦公會,正式決定將阜陽製革廠等三個廠出售給楊曉明。會後,又簽發了“關於同意阜陽製革廠將所有的資產及股權轉讓給外方的批複”。同月15日,阜陽地區中級法院作出民事裁定,宣告阜陽製革廠破產。王漢卿以隱蔽很深的貪婪私欲協助完成了這一場對國有資產的無恥掠奪。而他從一開始就清楚,他會從中分得一杯羹,不管是通過什麼方式。果然,楊曉明為了感謝王漢卿的“鞍馬勞頓”,於1995年春節後的一天,以拜年名義送給了王漢卿5萬元人民幣。
牆上貼著“為人民服務”標牌的王漢卿一心想的卻是“為個體老板們服務”。1995年初,阜陽市龍騰實業有限責任公司準備在阜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籌建金屬機械廠。為盡快進入開發區,並在地價和選址等問題上得到“格外”優惠和照顧,這年的4月4日,該公司總經理盧剛及其弟媳、董事長馬萍求到時任阜陽市長的王漢卿門下。王漢卿即在其帶來的有關批複上作出批示,要求一劉姓副市長安排處理。
這邊批示剛下,那邊“雪花銀”即送進門來。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買賣,比菜市場的規則更“市儈”。馬萍給王漢卿送來了2萬元,王漢卿如數笑納。隨後,龍騰公司與開發區簽訂了征地協議。由於在征地過程中與阜陽市玻璃廠發生矛盾,盧剛再次找到王漢卿幫忙,王漢卿立即“奮不顧身”地去“救火”,批示讓劉姓副市長協調解決,使這場土地糾紛很快平息。
1999年下半年,龍騰公司下屬天山浴池一女顧客因丟失現金和浴池發生了糾紛,阜陽有線電視台記者聞訊後趕到現場攝了像,準備予以曝光。馬萍知道此事後擔心曝光會影響浴池聲譽和經濟效益,前去找王漢卿幫忙。王漢卿當即就給該電視台台長趙某打電話,要求“暫緩播出”。接到王漢卿的嚴令,電視台不敢違抗,隻好讓此節目胎死腹中。王漢卿幫了大忙,馬萍自是感激不盡,於在一天晚上,將5萬元現金送到了王漢卿家。王漢卿收下該筆錢後,再次表示“天山浴池的事不會曝光”。
王漢卿的斂財招術揭穿了其實非常簡單,就是不放過任何一個“權力尋租、賣權變現”的機會。1995年前後,曾被稱做安徽“西伯利亞”的阜陽,同全國其他地方一樣也掀起了一股房地產熱,許多“大款”老板們紛紛瞄準了阜陽這片熱土。為了從中攫取更多的利益,他們清醒地知道首先必須同當地的官員搞好關係。而作為一市之長後又是市委書記的王漢卿自然就成為被追逐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