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馬文瑞開辟東地區(二)(1)(2 / 3)

建立政權

陝甘邊東地區革命委員會成立之前的那個夏夜是平靜的。遠遠近近,聽不到赤衛軍和老百姓圍攻“土圍子”的槍聲和呐喊,看不到像火龍一樣蜿蜒盤旋的憤怒地燃燒著的火把的世界。仿佛一切都沉睡著,一切都在激越之後需要平靜地緩口氣兒。為了迎接這輝煌的一天,人們連續不斷地努力奮鬥了許多許多個白晝與夜晚。當它即將來臨的時候,仿佛很需要一個莊嚴的平靜。然而,統領指揮著人們創造著這一切的黨代表的心情卻很難平靜。已經取得的成績,並沒有使他感到絲毫的輕鬆愉快。人民群眾明顯流露出來的感恩戴德,反倒使他備感不安。各級革命委員會的建立,對於蘇區的開辟工作來講,隻是前進中的一步。進一步建立鞏固的“蘇維埃政權”還有許多基礎性的工作需要進一步做好。他深知,光組織“農會”不行,還得組織“貧農團”,使階級陣線更加分深情,覺得那一絲菜、一粒米,都代表著一份情、一顆心。“人民用小米和鹹菜,不,是用生命和心血哺育著革命,革命者永遠都不能忘記這小米和鹹菜——”明起來;光有群眾組織也還不行,得在每一個縣、區、鄉,在每個村子裏發展黨團員,普遍地建立黨團組織,加強鞏固黨的領導核心地位;光有帶著群眾自發性質的“紅槍會”和“遊擊小組”不行,得經過整訓,組織赤衛軍、遊擊隊,才能增強群眾武裝的戰鬥力;光打土豪分浮財不行,得分配土地,實行深刻的土地革命……這些問題,沒完沒了,像行軍路上的山峰一樣重重疊疊地擺在他的麵前。無論征途上潛伏著多少艱險,他得像過去一樣,從沒有路的地方尋找前進道路。他得要一步一步地率領群眾征服這些山峰。此刻的馬文瑞,不是陶醉在勝利的歡樂中,而是沉浸在對未來鬥爭的思考中。

第二天,1935年7月5日,是臨鎮有史以來最紅火熱鬧的一天。陝甘邊東地區革命委員會成立大會在此隆重舉行。鎮街上處處張燈結彩,鑼鼓喧天。東西南北,每一條通往鎮街的大路上,都貼滿了紅紅綠綠的標語。紅泉、赤川兩縣遠處各區、鄉、村派來參加會議的軍民代表提前一天趕到了。鎮子上的幾家客店哪裏住得下,好在是夏季,許多人裹著老山羊皮襖睡在樹底下、屋簷下。方圓數十裏的農民是連夜趕來的。金色的陽光映照著人們,映照著紅纓槍、紅袖標和白羊肚手巾,把一張張受苦漢的臉襯托得紅光滿麵,格外精神。這是新政權誕生的節日,是共產黨領導東地區革命人民向國民黨反動政權公開宣戰的一個誓師大會,是勞動人民當家做主的紅色政權對即將滅亡的舊政權的宣判。在這莊嚴而隆重的大會上,人民熱烈地舉手投票,選舉黨代表馬文瑞為東地區革命委員會主席。同時選舉土地部長胡自祿、勞動部氏許克昌、內務部長賀文鬱、文教部長白彥博、肅反委員會主任張彥福、糧食部長奚玉山。新當選的馬主席,登上講台講話,他的聲音洪亮而堅定,充滿革命的豪情。數千人的會場,突然變得一片沉靜。人們高仰著頭,遠遠地望著馬主席,生怕有一個細小的舉動沒看清。人們小心翼翼地屏聲斂氣,傾聽著一個親切而充滿力量的聲音在四山間回蕩,生怕有一句沒銘記在心裏。東地區的人民仰望著他們的馬主席,就是仰望著率領他們鬧翻身的共產黨。像暗夜裏望著指引方向的北鬥星,祖祖輩輩受盡苦難的人們目光裏充滿了信賴、敬仰和感激之情。由這目光裏,馬文瑞獲得了一種鞭策的力量。多麼可親可敬的人民!自覺自願地把命運同“革命”這個神聖的詞語聯係在一起,把一切,包括身家性命,都交給你……這個令他激動不已的念頭,在他同各縣、區、鄉的代表坐在一起合影留念時達到了極致,終於化作滾燙的淚水,模糊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