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簡到繁。
但日本人還是在不同場合、不同語境,盡可能地將繁體字書寫在言語的“互聯網”之中。在這方麵,日本人表現得執著和自覺,好像想要捍衛什麼,守住什麼。於是我們仍然能看到“渡邉”“黙禱”“日本製罐”“草間彌生”“慶應義塾大學”的字樣,像“幽靈”一般,纏繞著新一代的日本人。京極夏彥再將這種纏繞書寫成物語,於是產生了《姑獲鳥の夏》《邪魅の雫》《魍魎の匣》《鉄鼠の檻》《陰摩羅鬼の瑕》,僅書名漢字之繁,就能暈倒一大批人。
4
出版作品量巨大的小說家赤川次郎說:如果要寫世界上最短的小說,應該如何動筆?隻要兩行字就可以了:
地球で最後に殘った人間が部屋の中に座っている。
するとドアをノックする音がして……
誰在敲門?敲門的人不是地球人?難道是宇宙人?是惡魔?
但肯定不是動物。那究竟誰在敲門??
我們注意到了赤川次郎寫得短短的兩行字中,有12個漢字。難道是漢字在敲門?是漢字裝扮成地球人,在敲地球人的門?
5
在日本,“春眠不覺曉”的經典翻譯是“春眠暁を覚えず”。
四個漢字三個假名。
但“南朝四百八十寺”的翻譯就是一字不減一字不增地複現“南朝四百八十寺”。日本人為什麼要這樣處理呢?“南朝四百八十寺”的詩句,難道假名就難以滲透?“南朝四百八十寺”的詩句,難道就是鐵打金剛身?日本人說這是日本漢詩翻譯史上的一個亮眼處。
6
北原白秋出版的詩集《鑕》,讀音為“kanashiki”。意思是“鍛冶台上敲打煉物”。再看他的詩《墓地》。白秋將墓地定義成“露之原/小童之草庭/薄黃之石/銀杏之片/香華之色海/無緣之草”。最後將墓地築造成“迷路”。這是北原白秋的漢字力。當然也是明治時期文人的漢字力。
7
蘇東坡的詩:
春晚落花餘碧草,夜涼低月半枯桐。
人隨遠雁邊城暮,雨映疏簾繡閣空。
日本人將其完全顛倒,讓人驚呼,比原作更卡哇伊:
空閣繡簾疏映雨,暮城邊雁遠隨人。
桐枯半月低涼夜,草碧餘花落晚春。
8
英語的“and”,中文的“和”,日語是“と”。但如果是法令用語,則不能用“と”,必須用“及び”或“並びに”,如“A及びB,並びにC及びD”。某內閣法製局職員的結婚宴,一來賓發言說:“新郎並びに新婦”。婚禮現場的法製局人員事後悄悄對這一來賓說,不是“並びに”,而是“及び”。這位來賓始終不明白自己錯在哪裏,為什麼要有這個區別。
但這個問題在我們中國人看來根本不是問題。不就是“並”與“及”的區別嗎?是“新郎及新婦”更古雅呢?還是“新郎並新婦”更古雅呢?你看,還是中國人的漢字思維厲害,一下點中了要點。
從簡到繁。
但日本人還是在不同場合、不同語境,盡可能地將繁體字書寫在言語的“互聯網”之中。在這方麵,日本人表現得執著和自覺,好像想要捍衛什麼,守住什麼。於是我們仍然能看到“渡邉”“黙禱”“日本製罐”“草間彌生”“慶應義塾大學”的字樣,像“幽靈”一般,纏繞著新一代的日本人。京極夏彥再將這種纏繞書寫成物語,於是產生了《姑獲鳥の夏》《邪魅の雫》《魍魎の匣》《鉄鼠の檻》《陰摩羅鬼の瑕》,僅書名漢字之繁,就能暈倒一大批人。
4
出版作品量巨大的小說家赤川次郎說:如果要寫世界上最短的小說,應該如何動筆?隻要兩行字就可以了:
地球で最後に殘った人間が部屋の中に座っている。
するとドアをノックする音がして……
誰在敲門?敲門的人不是地球人?難道是宇宙人?是惡魔?
但肯定不是動物。那究竟誰在敲門??
我們注意到了赤川次郎寫得短短的兩行字中,有12個漢字。難道是漢字在敲門?是漢字裝扮成地球人,在敲地球人的門?
5
在日本,“春眠不覺曉”的經典翻譯是“春眠暁を覚えず”。
四個漢字三個假名。
但“南朝四百八十寺”的翻譯就是一字不減一字不增地複現“南朝四百八十寺”。日本人為什麼要這樣處理呢?“南朝四百八十寺”的詩句,難道假名就難以滲透?“南朝四百八十寺”的詩句,難道就是鐵打金剛身?日本人說這是日本漢詩翻譯史上的一個亮眼處。
6
北原白秋出版的詩集《鑕》,讀音為“kanashiki”。意思是“鍛冶台上敲打煉物”。再看他的詩《墓地》。白秋將墓地定義成“露之原/小童之草庭/薄黃之石/銀杏之片/香華之色海/無緣之草”。最後將墓地築造成“迷路”。這是北原白秋的漢字力。當然也是明治時期文人的漢字力。
7
蘇東坡的詩:
春晚落花餘碧草,夜涼低月半枯桐。
人隨遠雁邊城暮,雨映疏簾繡閣空。
日本人將其完全顛倒,讓人驚呼,比原作更卡哇伊:
空閣繡簾疏映雨,暮城邊雁遠隨人。
桐枯半月低涼夜,草碧餘花落晚春。
8
英語的“and”,中文的“和”,日語是“と”。但如果是法令用語,則不能用“と”,必須用“及び”或“並びに”,如“A及びB,並びにC及びD”。某內閣法製局職員的結婚宴,一來賓發言說:“新郎並びに新婦”。婚禮現場的法製局人員事後悄悄對這一來賓說,不是“並びに”,而是“及び”。這位來賓始終不明白自己錯在哪裏,為什麼要有這個區別。
但這個問題在我們中國人看來根本不是問題。不就是“並”與“及”的區別嗎?是“新郎及新婦”更古雅呢?還是“新郎並新婦”更古雅呢?你看,還是中國人的漢字思維厲害,一下點中了要點。
9
日語漢字有時也會表現出一種優雅,一種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