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女孩:讓女孩找到一生幸福的動力(1 / 3)

女孩的成長五階段

從理論上看,女孩的成長被分成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0~2歲。這時候,重要的是培養她的安全感。

第二階段是2~5歲。這時候,需要培養孩子的是探索世界是不是有趣,她有沒有好奇心,她對這個世界有沒有探索的欲望。

第三階段是5~10歲。她上小學了。要幫助她培養如何與別人交往,處理和別人交往的過程中會出現的問題,以及怎樣選擇朋友。

第四階段是10~14歲。孩子已經長大了,需要幫助她來探索自己的內心,找到什麼是她心中最想要的快樂,就是follow your heart(跟著你的心)。但是,你的心到底是什麼,很多人活到三四十歲才開始問這個問題。實際上,父母在女孩10~14歲的時候,就可以跟她探討這個問題。

第五階段是14~18歲。西方的家庭中,孩子18歲以後,基本上得自己為自己負責了。父母應該讓孩子獨自出去上大學的時候,能處理自己的生活。因為父母不可能天天跟在她身邊,那會出很大的亂子。要讓她學會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行為、思想、過往的經曆負責。

第一階段:嬰兒狀態的女孩不太會自己安撫自己。

嬰兒經常會有的表現是哭、叫、哼唧等,以此來尋求別人對自己的安慰。

成人有各種安慰自己的通道,可以撫摸自己,可以拍一拍、揉一揉,可以自己安慰自己,可以說話,但是嬰兒不能,她隻能哭、叫等。

嬰兒哭的時候,一定要得到來自父母的回應,尤其是媽媽的聲音。媽媽說:“寶貝怎麼啦?媽媽來啦。”隻要一聽到這聲音,嬰兒的情緒就會舒緩。

這時候,她的大腦中就建立了一個壓力放鬆的通道。壓力放鬆的通道將會成為她這一生的財富,當她的大腦中建立了壓力放鬆的通道,她知道有人會幫她、有人會愛她,她才能夠建立安全感。所以,父母對孩子的需求一定要觀察,並且給予她足夠的回應。

這時候,媽媽要做的是關愛她、安撫她的情緒,女人天生就有一種讓別人安靜的能力。這是從原始社會留下來的。人類學研究女性,女性在原始社會主要的作用是哺乳,所以女性有一個辦法:把人抱在懷裏,這人馬上就能安靜。

媽媽在孩子嬰兒期的時候,如果經常抓狂、發飆,在家裏跟爸爸大喊大叫,你千萬不要以為躺在旁邊的孩子聽不到。她會非常明確地感知到焦慮,知道媽媽現在抓狂了,媽媽現在管不了她。她會從媽媽那兒學會焦慮,她有可能會哭鬧得更厲害。所以,你會發現,凡是媽媽有焦慮或是抑鬱狀況的,孩子的哭鬧就會比較嚴重。

媽媽一定要平靜,撫慰孩子,保持自己的情緒正常、健康,不要輕易抓狂。

媽媽躲開孩子,在室外抓狂,回到家假裝沒事可以嗎?我不建議這樣做,因為孩子的感受力可能比我們要強得多,強顏歡笑,孩子也是能夠感受得到的。

女孩的成長五階段

從理論上看,女孩的成長被分成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0~2歲。這時候,重要的是培養她的安全感。

第二階段是2~5歲。這時候,需要培養孩子的是探索世界是不是有趣,她有沒有好奇心,她對這個世界有沒有探索的欲望。

第三階段是5~10歲。她上小學了。要幫助她培養如何與別人交往,處理和別人交往的過程中會出現的問題,以及怎樣選擇朋友。

第四階段是10~14歲。孩子已經長大了,需要幫助她來探索自己的內心,找到什麼是她心中最想要的快樂,就是follow your heart(跟著你的心)。但是,你的心到底是什麼,很多人活到三四十歲才開始問這個問題。實際上,父母在女孩10~14歲的時候,就可以跟她探討這個問題。

第五階段是14~18歲。西方的家庭中,孩子18歲以後,基本上得自己為自己負責了。父母應該讓孩子獨自出去上大學的時候,能處理自己的生活。因為父母不可能天天跟在她身邊,那會出很大的亂子。要讓她學會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行為、思想、過往的經曆負責。

第一階段:嬰兒狀態的女孩不太會自己安撫自己。

嬰兒經常會有的表現是哭、叫、哼唧等,以此來尋求別人對自己的安慰。

成人有各種安慰自己的通道,可以撫摸自己,可以拍一拍、揉一揉,可以自己安慰自己,可以說話,但是嬰兒不能,她隻能哭、叫等。

嬰兒哭的時候,一定要得到來自父母的回應,尤其是媽媽的聲音。媽媽說:“寶貝怎麼啦?媽媽來啦。”隻要一聽到這聲音,嬰兒的情緒就會舒緩。

這時候,她的大腦中就建立了一個壓力放鬆的通道。壓力放鬆的通道將會成為她這一生的財富,當她的大腦中建立了壓力放鬆的通道,她知道有人會幫她、有人會愛她,她才能夠建立安全感。所以,父母對孩子的需求一定要觀察,並且給予她足夠的回應。

這時候,媽媽要做的是關愛她、安撫她的情緒,女人天生就有一種讓別人安靜的能力。這是從原始社會留下來的。人類學研究女性,女性在原始社會主要的作用是哺乳,所以女性有一個辦法:把人抱在懷裏,這人馬上就能安靜。

媽媽在孩子嬰兒期的時候,如果經常抓狂、發飆,在家裏跟爸爸大喊大叫,你千萬不要以為躺在旁邊的孩子聽不到。她會非常明確地感知到焦慮,知道媽媽現在抓狂了,媽媽現在管不了她。她會從媽媽那兒學會焦慮,她有可能會哭鬧得更厲害。所以,你會發現,凡是媽媽有焦慮或是抑鬱狀況的,孩子的哭鬧就會比較嚴重。

媽媽一定要平靜,撫慰孩子,保持自己的情緒正常、健康,不要輕易抓狂。

媽媽躲開孩子,在室外抓狂,回到家假裝沒事可以嗎?我不建議這樣做,因為孩子的感受力可能比我們要強得多,強顏歡笑,孩子也是能夠感受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