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綠野仙蹤(1)(1 / 2)

柳如嫣一手端著紅酒,一手拿著拍攝於小鎮的照片,喜上眉梢:“我早該想到你不是普通人,隻是沒想到你會是‘飛龍’的人。”照片上的人正是那個對她的美色無動於衷,讓她搭車,還送給她五十元錢的男人。“有了你,就不怕找不到‘飛龍’!”

柳如嫣曾試探著把“刺客”行動計劃發到她從艾克森那裏得到的“飛龍”以前曾使用過的電子郵箱,但未見任何反應。她擔心這個郵箱已被“飛龍”廢棄,所以她又通過另外一條渠道,把“刺客”行動計劃透露給了大陸國家安全部門高層,她知道大陸國家安全部門一定會采取行動保護父親的老友——那位退役的將軍,她也知道負責保護父親這位老友的正是那個叫“飛龍”的組織,所以她預先架設好了可以對父親老友居住的宅院進行遠距離拍照的照相機,靜等刺客與“飛龍”的較量。

柳如嫣對自己的計劃十分滿意,把組織行刺父親老友的詳細計劃泄露給大陸國家安全部門,既可以完成父親的囑托,又可以查到“飛龍”的線索,可謂一舉兩得。至於犧牲掉的那個小角色,她一點也不會覺得痛惜,因為她根本不認識那個殺手,更談不上交情。

柳如嫣喜歡諜報工作是因為她覺得這項工作很有趣。真正的諜報術在於自律和平衡,就是掌握人的弱點,例如懶惰和恐懼,同時洞察對手所需,例如性和虛榮心。這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最難把握的是時機,這是任何人也無法教會的,需要自己在摸索中領悟,而柳如嫣無疑是這方麵的天才。追求刺激的天性是她醉心於諜報工作的唯一原因。

大陸是一個經常令柳如嫣驚奇的地方,無論是物還是人。柳如嫣這幾年一直在大陸活動,隨著對大陸的了解日益加深,她對台灣獨立已經不再抱任何希望。大陸做事常常令人匪夷所思,給她印象最深的是大陸武器裝備獨特的發展曆程。大陸武器的設計能力不高,但學習、消化能力卻很強。就像大陸無法編製Windows操作係統,卻可以在這平台上做出很好的應用軟件一樣。大陸早期的武器都是引進蘇聯的裝備,而大陸仿製改進的武器性能卻幾乎全部超過了原裝。如米格-19、米格-21,都被大陸改進得麵目全非,在印巴戰爭中都蓋過了蘇聯的原裝產品。最簡單的如40火箭筒,破甲能力從180mm到280mm再到320mm,一直和蘇聯坦克的裝甲賽跑。俄國的S-300才賣給中國沒兩天,中國就搞出個FT-2000來,而且往往隻需要買一點樣品,中國就能仿出性能更優良的裝備。QW-2防空導彈,外形上與俄製SA-16幾乎一模一樣,重量還有所減輕,性能卻絲毫不差。俄羅斯人很清楚中國人的吸收能力有多快,賣給中國人武器,必然被研究得體無完膚,所以現在學乖了,幹脆提供全部技術賣個好價錢,“現代”“基洛”“SU-27”就是這樣的例子。

幾年前,作為堅定的反共主義者,柳如嫣經常不自覺地拿當今世界人口最多的民主國家印度與大陸進行比較。按照她在西方接受的教育,民主的印度應該比“專製”的中國大陸在各方麵都優越,而事實卻不是這樣。以米格-29事件為例,印度空軍從1988年起就嚷嚷著要自行生產一百五十架米格-29,俄羅斯方麵倒是大力幫助,錢也花了不少,到1998年卻一對翅膀都沒造出來。連印度報紙都覺得奇怪,整天吵著要主管航空工業的部長下台以謝國人。與此同時,中國引進生產的S-27,1998年就下生產線了,中國人卻不聲不響。這使柳如嫣認識到:民主是國家富強的一種形態,絕對不是原因!

俄羅斯航空界巨頭比施根斯在訪問中國和印度後得出的結論是,中國將繼美國、俄羅斯、西歐之後成為世界第四大航空工業中心。

在造船方麵,中國自製六千噸級驅逐艦的發展周期隻有印度同類型艦艇的二分之一,所需費用也僅為後者的70%左右,性能上卻絲毫不差。中國已經成為繼日本、韓國之後的第三大船舶出口國,並有超越前者的勢頭。這所有的一切,最終必將導致大陸在軍事實力上對台灣形成壓倒性優勢,隻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至於所有台灣人寄予希望的美軍“協防”,柳如嫣也是了解越多,越沒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