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不好的就是學子們必須都得住在這裏,一旬才能回家一次,趙香兒聽到這裏有些難過,說起來這孩子從小還沒有離開過自己呢。
宋恒對此也很滿意,他也不想兒子一直在家裏讀書,呆在家裏,雖說有他和那個先生的教導,宋晟跟著也是能學許多的的東西,考科舉也不在話下,但這樣孩子接觸不到外麵對他來說也不是什麼好事。
這幾年讓他在這個私塾讀書也是好的,鍛煉鍛煉他。
趙香兒縱然在不舍為了孩子的前途,還是放手了,新年一過宋晟就開始在這私塾裏讀書了。
今年過年宋恒還是帶著家裏人去了清水縣過年,誰也沒有想到的是,還不到大年三十那天,劉氏在一個夜晚睡著以後再也沒有醒來了。
當初宋山去世,劉氏也是大病了一場,但這段時間以來,身子看著好了不少,誰知道他就這麼的去了。
要說劉氏也算是壽終正寢了,說起來今年的她都已經快六十了,這個時代很少有人能活到她這個年紀,而且她走的時候很是安詳。
今年過年的時候,一家子都是穿著素淨,哪怕銀花又生了個雙胞胎兒子,宋大虎都高興不起來,劉氏這一走,他的父母雙親就都不在了。
劉氏和宋山一樣都被宋恒供奉在了家裏的祠堂裏。
等宋恒一家回京城的時候,已經是一個月之後的事情了。
新年剛過,金寶就忙著準備童試,按說之前他都可以參加了,但為了求穩,最終還是覺得今年參加。
宋晟也去了私塾讀書,家裏就剩下宋謙和宋懷了,宋懷也有三歲了,也開始背像他兩個哥哥當初一樣背詩文了。
但這孩子是最讓宋恒頭疼的,他不喜歡讀書,是真的不喜歡讀書,而且他長得還很壯實,有時候背到一半就跑了,丫鬟連追都追不上,不得已的趙香兒就讓年輕力壯的小廝跟著伺候他。
畢竟家裏有假山花園這孩子又調皮,經常去哪裏,安全問題不能忽視。
有時候趙香兒看著宋懷都會覺得這孩子是不是托生在他們家裏是托生錯了地方,整日裏不是吃就是睡,要麼就是玩,宋恒對他的要求也是最低的,兩天就背一首詩文,還都是很簡單的那種。
宋謙聽說以後有些生氣,還當場去了宋恒的書房質問他為什麼當初他和大哥一天兩篇,弟弟就兩天一篇呢,這也太不公平了,宋恒當場抬頭看了他一眼沒說話,宋謙感覺自討沒趣就就出去了。
後來第二天家裏的先生告訴他以後每天要多寫兩張字,是宋恒吩咐的,這下子宋謙傻眼了,早知道當初就不去了,他早都背完了那些詩文,如今還計較什麼啊,但這都已經遲了,宋恒在他們幾兄弟麵前像來都是說一不二的,要是不聽那就是家法伺候了。
宋恒之所以給小兒子降低要求也是看出來了,這孩子好像天生就不喜歡讀書,想要他日後好好讀書眼下就不能逼得太緊了,所以對這個孩子他放的鬆,害怕逼得緊了他厭學,那就不值當了,左右年紀還小。
可讓宋恒氣憤的是他都把要求放的如此低了,這孩子依舊不會背,昨兒晚上宋恒實在忍不住訓斥了他一番,隨後又罰他晚上不許吃飯,不對,應該是以後不會背詩文晚上都不許吃飯,點心也不能吃。
宋恒在家裏的孩子們麵前一直都是嚴父的形象,他不管說什麼孩子們都是照做的,因此宋懷表麵上也是害怕他的,點頭答應了。
但誰也沒想到這位小爺表麵答應了,半夜三更偷偷跑到了廚房裏去偷吃,還被當賊一樣的抓住了,宋恒和趙香兒當時氣的臉都直接綠了。
這還是第一回,自己的兒子無視自己的話,甚至去廚房偷東西吃,宋恒本就看重家裏孩子的品行,當下生氣不已,直接讓管家上了家法,結結實實的打了三下手板,給宋懷打的嗷嗷直哭,哭的趙香兒也有些於心不忍了。
宋恒一見,皺了皺眉頭,轉身回屋了。
宋恒一走,宋懷立馬撲到了趙香兒懷裏,整整哭了半個時辰,趙香兒就在一旁哄著他。
宋謙看著自己弟弟,心裏有些複雜,明明就比要小兩歲,可兩人站在一起,自己隻比他高了大半個頭,甚至他長得比自己還要壯實不少。
一想到他每天那麼努力的吃飯,心裏不禁有些鬱悶。
不過看著弟弟的手,到底有些於心不忍,立馬上前安慰。
等宋晟放假回來自然也知道了這件事情,當下去看了自己的弟弟,安慰了他,還給她帶了一包桂花糖。
他有時候也覺得奇怪,自家兄弟幾個怎麼就這個小弟這麼不愛讀書呢,一天就喜歡吃喝玩樂,宋恒對他的要求可以說是最低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