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裏如今兩個師傅,一文一武主要是教宋謙金寶的,自從宋晟去了私塾,虎子作為他的書童也是跟著一起去了的。
宋恒本來沒想讓家裏的孩子學武,隻要好好讀書即可,但有一回宋謙生病了,喝了藥都不見好,郎中看過之後說是體製有些孱弱,讓宋謙平日裏多加鍛煉。
宋恒這下子也想起來了,自己小的時候在家裏是要幹活的,後來讀書以後也很辛苦,從前為了存束脩,還去別家做活計,所以他的體質也不錯。
但宋謙不一樣,他每日在家裏讀書練字,幾乎不怎麼走動的,宋恒最後還是給請了一個武將來,教宋謙每天早上打拳,好讓他的身體能好些。
金寶去參加童試了,這段日子都在莊子上,也沒再家裏。
宋恒休沐那天帶著家裏人去了莊子上看趙老漢一家子,吃過晚飯後才回來,期間還問了金寶考的怎麼樣,金寶拍著胸脯說沒問題。
還說過了童試以後想去書院讀書,不想在家裏讀書了,宋恒也點頭了,還讓趙香兒幫著留意。
日子也就這麼平平淡淡的過著,轉眼間五年的時間又過去了,宋恒因為得了皇帝的賞識如今已經是通政司的正使了,完全接管了這裏的公務。
還幫著清理掉了裏麵那些心懷鬼胎的人,如今這裏的人都是和宋恒認知差不多,隻忠於西乘皇帝的人,皇帝很是高興,又給宋恒賞賜了不少東西。
而且皇帝對他如今是越來越寵幸了,采納他的建議,甚至還當麵誇獎宋恒,這讓一眾朝廷重臣都摸不著頭腦,宋恒究竟是哪裏皇帝賞識了,這些年沒怎麼升官,但是拿了不少的賞賜,甚至連太子和二皇子背地裏的都有人開始拉攏他了,宋恒表麵客氣,但背後都是拒絕了。
他又不傻,這幾年皇帝不知道在哪裏找了個世外高人說是跟著學長生不老之術,宋恒本有些擔心,但皇帝如今的精神比起之前好了不知道多少,甚至這一年裏他都沒有怎麼生過病。
宋恒後來也打聽過了,這個道士每天帶著皇帝養生,吃的很是清淡,還經常帶著皇帝在禦花園裏閑逛,各種鍛煉,風雨無阻,皇帝每日跟著學這些,還要忙朝政,說起來已經整整一年沒有進後宮了。
但他的身體也是真的是肉眼可見的精神起來了,皇帝也很滿意,當下就賞賜了這個道士金銀珠寶無數,道士也都毫不客氣的收下來了。
宋天如今也已經升官了,幾年前他就到了府城成了五品的知府,這其中大部分原因是因為宋天的名聲好,二來他在當縣令期間也是為百姓做了好事,五年裏,清水縣沒有一起冤假錯案,三來有宋恒這個哥哥在朝廷上得皇帝喜愛的原因。
今兒是開春的日子,也是宋恒他們搬家的日子,一年前趙香兒花了五千兩的銀子又給家裏買了一處大的宅子。
那座宅子大是大,但是它有些年頭了,趙香兒買下以後也沒急著住,反而花了銀子讓人去好好修繕了一番。
這幾年裏,趙香兒學會了做生意,看賬本,如今他們家裏在京城的鋪子就有五個,城外還有莊子,鋪子幾乎是一年置辦一個,每個月光鋪子上都有好幾百兩銀子的收入,更別說旁的了。
兩個鋪子是做糧食生意的,主要是莊子上供應的,自產自銷,還有一個是做首飾店,是趙香兒直接收購的,掌櫃的是個能人,每個月的利潤很是不錯,剩下兩個是布莊,也是莊子上的供應大部分,哪裏的人會養蠶織布,還有一部分是掌櫃的每年去江南進的綢緞。
家裏的孩子也都長大了不少,宋晟已經十三了,兩年後就能跟著下場考試了。
宋謙十歲了,去了私塾和哥哥一塊讀書。
宋懷嗎?文不成,但跟著師傅學了不少武術,長得也壯實,宋恒還是親自在家裏盯著他讀書的,在他看來讓兒子讀書考科舉才是最好的。
這孩子不喜歡那就慢慢來好了,他有的是時間。
金寶已經過了十八了,他如今是秀才公了,趙老漢和王氏如今已經在莊子開始給金寶想看媳婦了,就是想在有生之年看到兒子娶媳婦給自己生孫子。
但趙老漢要和王氏看上的,金寶一個也看不上,甚至都很少回去了,這給趙老漢氣的不行。
趙老漢和王氏給金寶挑的都是大字不識幾個,但是人勤快能幹的那種,身材壯實看著好生養的,但顯然這不是金寶喜歡的。
他如今喜歡的是樣貌好的,性子好的,身材好的,能跟他一起談論詩詞能說的上話的,但是這種的趙老漢和王氏看不上,嫌棄不會幹活。
這幾年裏宋恒也帶著他們回了梨花村兩回,宋恒是去祭拜老秀才和周氏的,趙老漢和王氏是回去看家裏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