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92年3月,隻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分解任務完成後,龍湖和衛秋陽綜合考慮,很快,團隊就研究合成出兩種藥物:一種是“鈉速進”,另一種是“鈉封”,雖然名字不太好聽,好在形象。
我們發現龍湖做研究有一套路,他不會去費力尋找物質,而是直接合成,之前的材料如此,現在的藥物也如此。直接合成是需要功力的,按照結果反向演繹,倒推定位,找出目標,測試驗證。
測試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虛擬模擬,第二是實體模型,如製造出放大版的腦神經細胞,第三才是人體實驗。至於藥物對人體的損害,在反推目標的時候已經考慮到。在活體動物身上的實驗也能得到證實。
顧名思義,“鈉速進”可以讓神經細胞開放的鈉離子進入窗口增多,能使細胞內的電位急速升高,減少達到目標電位的時間,增加個體的反應速度和記憶速度。
在用小白鼠做實驗時龍湖就在想:這造物還真有先見之明,據說一萬多年前人類就是用小白鼠做藥物實驗,這小白鼠就是專門用來供人類做這類實驗的嗎?在小白鼠身上的實驗效果非常好,喂食了“鈉速進”的小白鼠,反應速度提高了50%。然後又在草食動物馬和牛身上得到同樣的效果。
小範圍人體的實驗效果也差不多,包括反應速度和記憶力。但這種藥物在細胞內自身也會分解,需要每周服用一次。部份人服用後,由於“鈉速進”的分解,皮膚會輕微紅腫發癢,停用後症狀消失,沒發現其他副作用。
3號團隊人人都吃了,“我怎麼覺得沒什麼效果,你們呢?”龍湖問。
“因為你的身體機能已經達到極限,這藥物對你無效。”衛秋陽說,“我服用的效果估計有20%的提升。”衛秋陽絲毫沒有想到,按照龍湖的思路,這麼快就能攻克課題。家族的熏陶,自身的實踐,他明白科學研究的曙光就在於一個轉角,找到轉角,就能步入新的通道。可要發現這個轉角,很多人窮盡一生而不得。他已經很高看龍湖了,還是沒料到龍湖這麼快就能找準正確的方向。按他的設想,在這個比賽期最後時段能破冰已經是最好的結果。
其他人紛紛說有20%或30%的效果。
“鈉封”的作用是服用後能快速封閉納窗,納離子不外流。這和水管上的止回閥原理類似:水流從一個方向衝擊,止回閥上的閥瓣打開,水流反向流回時,閥瓣會封閉閥門開口。
“鈉封”暫時沒有發現副作用,每兩天服用一粒,通過檢查體內藥物每天增加的濃度,連續服用半年,就可以在神經細胞內達到一定比例,維持住細胞內的高電位。它不同於“鈉速進”,藥物在體內不會分解。就是說,連續服用半年,能達到永久性的效果。
這兩種藥物配合使用,服用第一種,達到要求的電位水平後,當納離子外流時,第二種藥物也流向納窗,隨之將納窗封閉,保持該有的電位水平,也就是維持住你的記憶信息不至隨時間慢慢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