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提升團隊執行力4(1 / 1)

Action:完善。根據檢核的結果適時調整政策或完善方案,讓營銷策略與措施,更與市場實際貼近,從而有利於製定更有效的目標與方案計劃,開始下一輪的循環。

第二個工具是甘特表。

甘特表也稱為條形進度表,是以美國的企業管理學家甘特的名字命名的,常用於策劃或編排工作。

運用甘特表要注意四點:

第一,清楚指明所需完成的工作項目及其所需的時間。

第二,注重工作項目的進度過程檢查。

第三,專人跟蹤,督促大家按既定時間去完成。

第四,提醒大家,達成與否對自己經濟利益的影響。

附2甘特表:

執行力決定企業的成敗,關係到企業的興衰。作為管理者,隻有對銷售目標充滿信心,正確地理解與執行各項指標,執行力才能真正地提高,才能不落為一句空話,營銷團隊才能戰無不勝,才能增強凝聚力、向心力、戰鬥力,才能決戰市場、決勝市場。

後記

曾經看過一個故事,大概意思是這樣的:

籃球這個競技項目在最開始誕生時,投籃的地方確實是個籃子,這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呢?

一群人東搶西奪,一個運動員拿到球後,飛起一躍,球落入籃子中,接下來的事情讓大家大跌眼鏡:兩個人扛著梯子走過來,放好梯子,爬上去,從籃子裏取出籃球,交給裁判員,然後,比賽又開始了……

大家都知道,體育競技項目都講究那種緊張而熱烈的氣氛,如此冷場的“戛然而止”讓大家興趣全無,怎麼辦呢?大家都在想辦法,甚至還專門有專家設計了一套發明,球一投進去,一按按鈕,球就掉下來了,但即使如此,大家仍然感覺還是缺了點什麼。

後來,一個九歲的小男孩跟著爸爸去看籃球比賽,結果,那種“掉鏈子”的事情又出現了。

“爸爸,這群人為什麼這麼笨呢?把球籃的籃底給剪掉,籃球不就掉下來了嗎?”小男孩對他父親說。

一語驚醒夢中人。從此,籃球的籃筐就有了今天的模樣。

為何那麼多“當事人”都沒有想到這個法子,而一個旁觀者的小男孩的話卻讓大家醍醐灌頂?其實,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很多的事情就是如此。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誤區或瓶頸,這個瓶頸打不破,人就會在自己編織的“圈子”裏打轉,甚至會讓自己成為“井底之蛙”,而讓發展的空間大受局限。

企業也是如此。很多企業在發展過程當中遭遇到“天花板”效應,但往往自己渾然不知,直到企業徘徊不前,或陷入困境、苦苦掙紮,才想到要為自己的企業“看看病”,但此時往往是“積小疾為大疾”,需要動“大手術”了,而做“大手術”是有風險的。因此,一個企業自省、自檢、自糾很重要,必須要通過洞察和找到阻礙企業發展的各種瓶頸,尤其是營銷瓶頸,並想方設法予以破局,企業才能走出“泥潭”,從而迎來“新生”。

幫助更多的企業突破現有的營銷瓶頸,讓企業邁入發展的快車道,從而能夠可持續健康發展,是寫作此書的初衷。借此希望本書的出版,能為更多的企業老板及營銷管理者提供一些參考或借鑒,倘能如此,足矣。

在本書的最後,我要表達我的感謝:

首先,我要感謝我的家人,是他們的無私支持,讓我有更多的時間,去完成本部書稿的寫作。

此外,還要感謝北京博瑞森管理谘詢有限公司的張本心、曾奕瑋老師,感謝他們的幫助和指導,讓本書能夠更快地與讀者見麵。

本書在撰寫當中,采用了好朋友閆治民、毛小民等老師的一些觀點或圖例,還使用了其他一些優秀企業、專家的案例、點評等,由於時間倉促,有些引用難以找到出處,在這裏,對他們的辛勤勞動表示由衷的敬意及最真心的感謝。

本書成稿後,作為本土谘詢業的權威何慕、翁向東老師,以及維維集團張宇虹總監、中晶工程材料公司的張春霞董事長、燕京啤酒賈培義先生、瑞貝卡馮彥生副總經理、《大河報》大河商學院張金主任,上海紅富士董總、廣東金萬年周總等都給予了很多關注與支持,對此,也深表謝意。

崔自三

2011年歲末於鄭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