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自救是一輪冉冉升起的太陽(3)(2 / 2)

那些沒有充分挖掘自己潛力的人,最根本的原因在於他們還沒有找到真正的自我。這導致的嚴重後果就是,他們無法正確評價自己他們擁有不正確的自我形象,在他們眼中,自己是無價值的,因而一切努力、一切美德也就失去了任何依傍。

有個叫賈強的人在他38歲的時候,經曆了人生中最大的危機。他總是覺得暈頭轉向,對於生活和工作提不起半點興趣,他的智力活動幾乎停滯了,他寫東西很少,而且不能閱讀科學書籍。大學教書的工作他也辭去了。一句話,他已經臨近崩潰的邊緣。

對賈強來說,這真是致命的一擊。他覺得自己已經精神失常。在這種混亂的時候,他開始著手考察自己的生活,尤其是童年生活。他無意中發現自己用很小的石子造起了一個鄉村模型,這是他童年時期最愛玩的遊戲。於是,他感到“那個小男孩仍然活著”,他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沉迷於此,雖然.這一切在別人看來是如此可笑。在後來的幾年中,他熱切地追求著幻想和美夢,終於找回了自我,並從這種個人體驗中開創出了他的無意識理論。

事實證明,幾乎所有人的痛苦、絕望、無意義感、無目標感以及無意思感,都是源於和自我的疏離。而隻要認清自我.把握住自我,就會對生活充滿希望。

智慧火炬

人一旦失去了真實的自我,就失去了生存的價值。有人曾說過:心靈的泉水教導我:隻有舍棄自我,才能看見現實。舍棄自己是困難的,甚至是不可能的。然而,絮絮低語的泉水再告訴我們:沒正在於此。

84.扼住命運的咽喉

世上許多有成就的人,他們的成功就在於克服了自身的心理障礙,不受那些缺陷的影響,並發揮自身的優勢,以更加努力的姿態運用適應自己的智慧。

有一次,世界上最有名的小提琴家歐利·布爾德在巴黎舉行一次音樂會,他小提琴上的A弦突然斷了。可是歐利.布爾德卻隻用另外的那三根弦演奏完了那支曲子。

歐利·布德說“如果你生命的A弦斷了,就在其他三根弦上把曲子演奏完。”

這句話告訴人們一個簡單的道理:別去在意那些生命中的缺陷,用盡全力,抓住你的優點,發揮你的特長,生命的樂章依然會奏得很完美。

貝多芬在正值創作高峰的時期耳聾了,這對一般人而言是個致命的打擊。然而貝多芬卻對友人說:“我能屈服嗎?不能,我要用雙手扼住命運的咽喉!”於是,他以更投入的狀態將自己的音牙天賦發揮得淋漓盡致,耳聾後的貝多芬留下了許多偉大的樂章。

在人生的多種智慧中,每個人都不可能全部擁有,也許有些智慧是注定不屬於你的,然而又總有一種智慧會陪伴你的一生,作為你邁向成功的最可靠夥伴。隻是需要你在缺陷的陰影下,緊緊地抓住而已。

某大學的張斯通先生,小時候口齒不清,對語文的理解糟透了,他甚至寫不出一篇優美的文章來。但他並沒有因此氣餒,他研究了自身的特點和興趣,決定把數學作為自己的主攻方向。語言粗糙,他不在乎,因為研究數理問題並不需要表達得多麼優美,他在別人看來枯燥乏味的公式和演算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功夫不負有心人,後來他終於成為了一位備受尊敬的數學教授。在他獲得數學獎的頒獎大會上,他的口齒依然不清楚,他的演講稿依然文筆不美,然而這反而成了他的獨特風格,引起了台下一陣陣的掌聲。

因為個人的一些缺陷而自暴自棄是一種極不明智的想法。每個人都有缺陷,但每個人更有屬於自己的才能和智慧。這種智慧是任何缺陷也掩蓋不了的,除非你自己想去有意地掩蓋它。就像張斯通教授一樣,善於抓住自己的優點,以一種缺陷來激勵自己,以自己的智慧來引導自己,這樣很快就會通往成功的彼岸。

假如你在數理邏輯方麵很差而在語言方麵有天賦,你所關注的80%以上應該是語言智慧,剩下的20%留給修補自己的數理智慧。重要的是,你不能因為自己不擅長而失去了自己擅長的那種智慧,這將是人生最可悲的事情。

智慧火炬

人生之得失不在於一定要控製什麼?而在於得與失之間,抓住什麼,收獲什麼,並懂得:“既能下池塘,又能上岸邊”的心態。這是一種可以幫助自己成功抵達彼岸最有效、最無窮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