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8章 話題與歧義(1)(1 / 3)

王蒙

大家好!今天講的題目是“話題與歧義”。我主要是談一些熱點,人們喜歡議論的一些事,從專業化的角度來看也比較有趣的,他是被人們所關心的一些話題,另外我盡量做到,在我們過去的文章裏麵多次寫過的,多次發表過的我就不說了,我在這兒說一些我原來沒有得到機會寫文章的一些東西,因此都是一些不成熟的話,我已經做好了準備在這兒講完了以後也許會引起一些批評,有很大的歧義這是肯定的,我隻是希望網絡報道的時候不要太誇張,不能相反。

關於五四與傳統文化。

第一個問題,談一下五四新文學運動和傳統文化。五四不多說了,因為北京大學是五四的發源地,我現在談的這個問題是什麼原因,就是五四時期對傳統文化進行了很猛烈的批評,這種批評是很刺激,可是現在呢?我們國家又確實麵臨著一個挖掘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的熱度,我想真是此一時也彼一時也,30年河東,30年河西,當然五四到現在不止30年了,快90年了,是更多的年頭了。我想這裏頭有很多的原因,首先是曆史的一種選擇,在五四時期中國正在迎接一場風暴,迎接一場大的變動,而中國的傳統文化比較簡單,它的特質在於維護社會的相對穩定乃至於和諧,而不是在推動社會的大的變革。所以對於五四時期的那些呼喚暴風,呼喚改革,呼喚革命,呼喚翻天覆地的仁人誌士來說,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一個惰性的因素,甚至是反對的因素,所以不管國民黨還是共產黨,不管是胡適還是魯迅、陳獨秀,也不管是胡之輝還是李大釗,他們都對傳統文化進行了猛烈的批判,而且在當時令國人大大地感到悲痛的是從傳統文化上找不到通向現代化,通向富國強兵,發展科學技術的契機。如果說那時候的一些言論比較激烈,態度也比較情緒化,那麼恰恰是因為現在經過五四的洗禮,我們已經吸收了,已經接受了大量的推動民主、科學、社會進步、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還有包括一個有爭議的詞,五四價值等等,是在你接受的許許多多東西以後,你回過頭來再看傳統文化,覺得傳統文化有著許多有價值的東西,有很多美好的東西。尤其是當我們國家麵臨著不是一個風暴接著一個風暴,一個顛覆接著一個顛覆,一場大的鬥爭接著一場大的鬥爭,而是更傾向於在一種相對穩定的情況下進行漸進式的改革和發展生產,發展文化的這樣一個時候,人們突然發現,原來傳統文化有很多好的東西,有些有利於就是合情合理的給社會的各個方麵一個規範。

所以,我非常不能讚成一種看法,就是把弘揚傳統文化和繼承五四的精神對立起來,甚至一講傳統文化就得罵一頓五四,或者一講五四就一定不能夠要講傳統文化,我覺得那樣就錯了。文化的問題很多時候它不是一個臨河的模式,不是說吸收這個文化了就不能吸收那個文化,前不久我參加過一個討論中國民族的節慶或者節日活動的一個研討會,我就不接受那種說法,說我們為什麼現在要講中國民族的節慶,因為現在西方的節慶已經侵入到我們這兒來了,又是情人節,又是聖誕節,不一定要對立起來。你如果說是情人節、聖誕節是舶來品的話,那五一也是舶來品,三八也是舶來品,六一也是舶來品,不一定是對立的。

關於國學熱。

在這種情況之下又出了一個新的名詞,這個新的名詞更敏感一些,就是國學熱,國學熱是媒體起的作用特別的大,這個東西的出現也符合了社會的上上下下的許多方麵人們的心願,就是被我們撂下的太久了,四書五經、孔孟之道、老莊之道一直到易經,現在到新華書店一看,什麼風水,這個風水連韓國都要申請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就更加緊張,我們得趕緊弄這個風水,不弄風水的話就變成韓國的了,當然你撂了一段以後,你忽然又拿出來,覺得孔子說得多好啊,是不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和而不同了…,越說越好,說得很好聽,很美好,國學熱就出來了,一直發展到什麼呢?今年9月,暑期開學的時候,有好多小學都穿上古代服裝以念三字經來參加開學典禮,新華社發了有紫陽小學,還有南京的夫子廟小學,紫陽小學接近清朝,夫子廟小學我沒弄清楚,這整個有一點像天主教(笑),還有成都有的小學,因為成都很熱,9月1號開學,非常熱,有的小學在大太陽底下學生們都穿上古代服裝,熱得一身汗,好多家長都心疼得不得了,我有一點糊塗,中國出什麼事兒了?大清複辟了?(鼓掌)

對不起,三字經我也發表一個看法,三字經的好處很普及,很容易記憶,容易背誦,有些話語也都挺好,教不嚴師之過…,有些說法挺好,但是三字經用今天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國家來說,它的內容相當的單一、片麵,就是它把孩子訓練成一個老老實實、規規矩矩,什麼都合理,什麼都聽話,訓練成這樣一個孩子,裏麵不講身體健康,裏麵不講精神活潑,不講兒童天然的一個遊玩的權利,他不講發揮你的想像,你的個性,他不講創造性,他很少有積極的,就是讓你的精神得到解放,智力得到解放,活力得到解放的東西,而相反呢都規範起來,規範當然是必要,我們學校也是有規範的,任何一個單位都是有規範的,但是隻有這些東西它是不夠的。我一想起我們的小學生穿著清朝的服裝在那兒大太陽底下曬著,在那兒念三字經,咱們的五四就這麼白搞了嗎?至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