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立誌,自信與成功
潘守宇
各位領導、老師、同學朋友您們好:
我叫潘守宇,普通話很不好,請鑒諒。我先與大家講兩個故事:它們都是關於牧羊孩子的故事。一個是:一位記者隨國家扶貧人員到西北貧困地區,曾問一個牧羊的孩子:‘你放羊做什麼?’。‘掙錢。’‘掙錢做什麼?’‘娶媳婦。‘娶媳婦做什麼?’生娃。‘生娃做什麼?’孩子回答:‘放羊!’
另一個故事是:一個貧窮的牧羊人,領著兩個孩子放羊,弟弟望著天上飛過的大雁說:‘我們要是像大雁會飛就好了,就可以飛到天堂看媽媽啦。’父親說:‘隻要想飛,就能飛上天!’弟弟學大雁飛,沒有飛起來,哥哥也試了試,沒有飛起來。父親也試著飛了幾次,結果同樣也沒有飛起來。父親說:‘我老了,你們還小,將來經過努力,你們一定能飛起來!’後來,經過努力他們果然飛上了藍天,他們就是--美國的萊特兄弟!
誌向和自信就是這樣一支火把,它能最大限度地燃燒一個人的潛能,指引您飛向夢想的天堂。朋友們,我今天報告的題目是——《心高與月徘徊,自信似雲卷舒》。
——談立誌,自信與成功
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有銘心刻骨的經曆,是把玩和炫耀這段人生,還是從中領略經驗體會,實際上是能否成大事的兩種態度。
一位老人曾經語重心長地告訴我:如果你想對社會的上層炫耀自己,那就打消這個念頭,他們照樣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對社會的底層炫耀自己,也請打消這個念頭。他們隻會嫉妒你。身份和財富往往使你感到無所適從,唯有一顆坦誠的心,方能使你悠然地麵對社會。今天能與大家坦誠以對,談談體會,感到非常榮幸。
美國哈佛大學專家研究表明:一個人的成功20%取決於智商(IQ);而80%來自情商(EQ)。從而形成了一個重要的教育觀點:那就是——培育人才最重要的不是灌輸知識,培育性格比什麼都重要,因此,下麵我想和大家探討一下“性格有關命運方麵”的體會:
一,立誌
立誌是事業走向成功的大門,誌不強者智不達,誌當存高遠,因為古立大事者,非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誌也。在美國佛羅裏達州宇航中心的門上寫著:“隻要我們能夢想的,我們就能實現。”其實人們的每一次成功,都是人們誌於成功的結果。
像我這樣一個很平常的人,能取得今天一點成功,要是說和同一代人有什麼不同的話,就是我吃的苦多一些,受的累多一些。我這人從小就不怕苦,不怕累。父母常教育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直到現在,我還把苦和累當成一件樂事和好事。苦可以培養人的勇敢精神;累能夠磨練人的堅強意誌。除了吃苦受累,我還希望過得緊張,緊張使我感到充實。
我認為:不屈不撓的理想和信念;百折不回的拚搏和奮鬥,始終是一個人成功的第一要素。噴泉的高度不會超過它的源頭,一個人事業也是這樣,他的成就決不會超過自己的誌向,這是名副其實的真理。當一個人感到生活中有一種力量驅使翱翔時,他是決不會爬行的。
那是在改革開放的初期,我常常想起英國大文豪狄更斯的《雙城記》,上麵有一句形容國家命運轉變的話:“這是一個光明的時代,這是一個黑暗的時代,由這裏走向天堂,由這裏走向地獄。”我感到田園詩一般悠閑的生活,正在和我們告別,激烈的競爭,鼓點般的節奏,正在成為我們的主流。我要與這個飛旋的時代同步。那時麵臨許多歎為觀止的宏偉目標,但我看到能去實現宏偉目標的,絕不是奉行“蒼蠅也是肉”這種0信條的小倒爺;也不是炫耀“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種寫法”的腐儒。“天下尚未寧,健兒勝腐儒,”新時代在召喚乘長風,破萬裏浪,敢於在市場經濟的驚濤駭浪中搏擊的一代儒商。隻有付出,才會碩果累累,要想成功就會汗跡斑斑;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無處下金鉤。我決心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