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投射效應:人心各不同,莫以己心度人(1 / 2)

比奇中文網永久網址,請牢記!

“投射效應”是指以己度人的心理現象,旨在說明,人們總會習慣性地將自身具有的某種特性,像經曆、好惡、欲望、觀念、情緒、個性等投射到他人身上,認為他人也一定具有與自己相同或者相似的特性,這是一種強加於人的認知障礙。{比奇中文網首發www.biqi.me}它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感情投射,即認為別人的好惡與自己相同,進而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試圖影響他人;二是認知缺乏客觀性,主要表現為過度地讚揚自己喜歡的人,或者貶低自己不喜歡的人。投射效應告訴人們,人心各不同,莫以己心度人,應該秉承客觀公正的原則,準確投射,才能更易說服別人。用你的喜好往往無法正確衡量別人人們總會不自覺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像經曆、好惡、欲望、觀念、情緒、個性等加之於他人身上,認為自己這樣想的,他人也應該有同樣的想法,並試圖通過自己的想法,去影響他人,但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心理學物語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生活中這不僅僅是一句俗語,更是人們心理活動的一種折射。在眾人眼裏,同一個群體的人總會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

所以,在影響人的過程中對於那些身份、地位、年齡、性格與自己相同或者相似的人,便會習慣性地用自己的喜好去認識、評價、判斷、衡量,認為他們也應該有著和自己同樣的想法、觀念、處事原則等。但事實上,在這種心理的驅策下,人們的行為往往有失偏頗,進而不能更好地影響他人為自己做事情。對此,心理學家曾做過如下實驗:為了驗證個人喜好的影響力,心理實驗者曾在一家出版社的選題討論中做過這樣的實驗。參與實驗的研究者說:“為了更有效地影響受眾關注我們出版社,你們策劃出自己認為最重要並且最具影響力的一個選題。

”但最終的結果卻出現了這樣有趣的現象:正在攻讀第二學位的編輯認為,現在是知識競爭的時代,每個人都在試圖獲得高等院校以及更高的學曆證書,所以他的選題為《怎樣寫畢業論文》;一個正在準備將女兒送到幼兒園的女編輯認為,中國一向有“教育是先機,教育孩子應從娃娃抓起”的教育理念,所以她的選題是《學齡前兒童教育叢書》;一個正在托朋友辦事情的編輯認為,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首先要獲得他人的鼓勵、支持、幫助才能成功,所以他的選題是《教你影響朋友的法則》;一個忠實愛好圍棋的編輯認為,現代人們的生活壓力大,需要適當地放鬆緊張的情緒,所以他的選題是《聶衛平棋路分析》;……心理學上認為,這些編輯的選題都各有道理,但是通過他們的經曆、喜好、觀念和所做選題的關係,能夠發現這樣的規律--他們在做選題的時候,往往是參考了自身的需要,也就是說受到心理學中投射效應的影響。他們習慣性地認為,自己的喜好便是受眾的喜好,自己目前需要的東西便是受眾需要的東西。而事實上,受眾為了緩解緊張的壓力,真的隻會選下圍棋嗎?不一定。他們多數會選擇自己喜歡的放鬆壓力的方式,如象棋、乒乓球、保齡球、高爾夫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