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山關內關城,戰鬥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進攻方在成恪謹的死亡威脅下不要命地往城牆上爬,而防守方的起義軍將士雖然總體戰鬥力較弱於成夏軍,卻仍然在舍命守護城牆,很多時候都是白天成夏軍付出巨大犧牲攻下了一小截城牆,晚上又被城內守軍組織敢死隊奪了回去。
早在何清挑起烏諾部反叛事件之後,成恪謹內心就對褚宇有些不滿,畢竟何清是褚宇的親信下屬,是褚宇一手提拔上來並力薦擔任要職的,而今出了這麼大的事,褚宇怎麼能逃得了幹係。
而在烏諾部竟然繞過褚宇圍剿大軍打到嘉山關城之下後,成恪謹內心對褚宇更加不滿,甚至在麾下將領麵前公然表達了自己的憤怒。
也正因察覺到成恪謹對自己的不滿,出於減少暴露機會,降低上司不滿情緒的目的,褚宇一直找借口領兵在外。
結果沒成想,嘉山關又被人給偷了!
所以在允許褚宇帶兵赴前線之後,成恪謹又委派嚴孝寬為監軍,有權處決包括褚宇在內的所有將士!
在他看來,嚴孝寬一直在守護自己的安全,每日裏接觸最多,了解最多,是最值得信任的親信,這種關鍵時刻,當然要派自己的親信上場。
而出於某些私人目的,嚴孝寬是欣然接受了這個重任,他的考量主要有兩三點:
第一,他雖然屬於成恪謹的親信,備受信任,但手上其實並不掌握兵權,能夠直接指揮的隻有直屬成恪謹親衛軍的幾萬人馬,至於外圍的保護兵力指揮權根本不在他手上,所以出於掌控兵權的目的,嚴孝寬定然要接下這個任務。
第二,成夏以武立國,國內豐功厚爵都需要憑借軍功獲得,哪怕是丞相楊晟那也是憑顯赫戰功封侯晉公,而嚴孝寬雖有天命修為,在國內也屬於頂尖高手之列,但自參戰以來,一直擔任成恪謹的護衛隊長工作,壓根沒機會獲取軍功,此次正好是個良機,,挽狂瀾於既倒,這個功勞足夠他在戰後封侯了!
第三,無論戰況如何,隻要大軍不是毀滅性失敗,他嚴孝寬身為監軍都不虧,打贏了功勞自然少不了,打輸了那就全是褚宇的鍋,跟我監軍有什麼關係?我管軍法的啊!
但滿懷喜悅走馬上任的嚴孝寬沒想到,當他到前線時,見到的是幾乎失控的局麵!
褚宇連同嫡係部隊不知所蹤,受命進攻的前鋒部隊一直在以巨大的犧牲強攻,沒有收到命令前根本不敢停下來,這特麼怎麼玩?
嚴孝寬天命初境修為,論單打獨鬥,他一點問題也沒有,但讓他指揮大兵團打仗,那可就真不行,偏偏熟悉大兵團作戰的褚宇又不知所蹤,他隻能趕鴨子上架,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到了前線就抽調八千敢死隊跟著自己衝。
然後就遇到了嚴陣以待的青山部精銳和手持神器的青夙。
嚴孝寬還沒看清局勢,仗著己方人多勢眾,恐嚇道:
“青夙!我念你為賊人所惑,給你一個棄暗投明的機會。
今日你若主動開城歸降,我可向殿下求情饒你不死,青山部也可以留些血脈,繼續繁衍。
否則不僅你的下場淒慘,青山部數百萬百姓也將被全部誅滅,你自己掂量掂量,我相信你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青夙蒙著麵紗,微微一笑:
“嚴將軍,有時候您不得不信一句話,那就是貓捉老鼠狗看家,各有各的用處。
您的長處就是保護你們家那位親王殿下,而不是來這指揮幾十萬大軍作戰,因為這本就不是您擅長的,所以何必來趟這趟渾水呢?您難道就沒想過,在這極為關鍵的時刻,早該出現在前線指揮作戰的褚宇將軍去了哪裏呢?難道真的是被什麼事情耽擱了嗎?還是說另有隱情呢?”
青夙的話成為壓垮嚴孝寬心理的最後一根稻草。
早在被派到前線之初,他就懷疑過,以褚宇的軍事素養,怎麼可能出發一天一夜了都還沒趕到前線?幾十萬大軍可都在等著他指揮呢!
就算是路上有事耽擱了,又能耽擱多少天?自己都從指揮部趕到前線接管軍隊了,問題是他人呢?
前去迎接他的嫡係下屬和軍隊為什麼也不見了蹤影?
自己接連派出去找他的遊騎為何都毫無發現?
自己這幾日送給殿下的戰報中還在極力為他遮掩,隻求他褚宇真的隻是半路偶遇一天仙女子,然後幹柴遇烈火,辦事耽誤了些時日。
現在聽了青夙的話,他徹底坐實了內心的猜測,原來他,還有親王殿下,已經被人拋棄了,褚宇這個孫子,他率領本部精銳逃跑了!
失魂落魄的嚴孝寬再也無心戀戰,隻是象征性跟青夙對戰幾下就撤了,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回到中軍大帳的,隻知道己方局勢已經很不利,拿下嘉山關已經是妄想,而找條出路才是關鍵。
青夙看到嚴孝寬大變的臉色就知道自己猜中了,看來天水大軍已經出動,成夏方已經遭受沉重打擊,甚至很有可能已經有部分天南軍攻入了嘉山關域內,援兵隨時可能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