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土樓客觀上具有防衛功能,也許比較晚近的某些村落建造土樓,確是出於防衛的需要,但這不能以偏概全。如果盜匪橫行,洗劫一個村落也就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土樓是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建成的,它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財物早被搶光了,如何還能建得起龐大的樓宇?
土樓雄偉壯麗,其龐大的規模遠遠超出其他地區的普通民居,曆代政權對住宅的樓層數、房間數、屋頂形式、雕飾等等都有著具體的規定,根據社會政治地位劃分成各種等級。為什麼閩西南鄉村會有這樣明顯越規出格的土樓?有人便說是永定有一餘姓女子,被明朝皇帝選為娘娘,深受寵愛,特地賜準她的家鄉百姓可以建造四到五層的府弟式樓房。這全然是無稽之談,各種誌書上均無記載,要是真有其事,當地誌書是絕對不會放過的,而且土樓早在明朝之前就已出現,這個語焉不詳的傳聞透露出來的奴性意識,實際上抹殺了客家先民創建土樓的氣魄與才能。閩西南鄉村地處偏僻,所謂“山高皇帝遠”,王法有所不及,官方的住宅等級製度難以得到落實,在元代和清代,非漢族人執掌政權,這是一向以純正漢人自居的客家人最不願臣服的,所以客家人敢於超越有關的規定。這一點,我們從現在一些基層對上級政策置若罔聞的現象,也許就可以心領神會。
土樓表現出來的向心性、勻稱性和前低後高的特點,以及血緣性聚族而居的特征,正是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一個縮影。
土樓有形的基礎是石塊,無形的基礎就是千百年來植根於中華民族之中的儒、道傳統思想觀念,這堅實強大的基礎擎起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奇觀。
儒道追求天地人“三才”合一,這是中國傳統文化最典型的特征,這種思維模式在土樓裏表現得最為鮮明,最為強烈,是漢族其他民係所不及的,這也正是土樓不可替代的獨特價值。
圓樓的造型模式與天地人合一模式,是同圓心的重合,風水師稱土樓的天井為內太極或天池,客家人也常常把天井叫作天池,這種看似集體無意識的稱呼,實際上反映了土樓對太極陰陽思維模式的仿效。如果以八卦形式來設計圓樓的內部空間,其造型圖式與天地人三才合一模式的重合更是天衣無縫。
方樓的內部空間實際上和圓樓一樣,也是勻稱劃分的,與圓樓造型同出一源。五鳳樓的情形就要複雜一些了,但是,它的完整造型也是圓形。人們往往隻看到有牆有屋頂的部分,而沒有注意其前後不可缺少的池塘和圍龍化胎(或屋後弧形伸手),一葉障目而未能發現它的整體造型。實際上,五鳳樓的池塘和圍龍或屋後伸手,是前後對應,陰陽配置的。它們使五鳳樓的整體造型,構成一個完整的圓形,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三才合一的思維模式。
日本教授茂木計一郎曾經提出,“圓形土樓是母性,很像吞容一切的子宮”,與圓樓相比,五鳳樓就更像是一個孕育生命的子宮了,它前麵的半圓形池塘,象征太極陰陽化生圖屬陰的一儀,活像是充滿羊水的子宮的一半;圍龍或屋後伸手則象征著陽精生氣。以三堂兩橫的標準五鳳樓為例,後堂是胎頭,中堂是心髒,下堂是命門,上、中、下三焦之氣貫通無阻,兩橫為手腳肢節,這就像是充滿生機活力的一個人。
天地人之中的人,正是在土樓裏實現了和天地陰陽的溝通。三才合一,這也正是中國人所追求的最高的理想境界。土樓達到了這一境界,作為一種形式與思維、物質與精神的產物,它表現出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內涵,使其本身超越了住宅的局限性,從而成為文化的一部分。
土樓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