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注意防治感冒有助於降低心髒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美國明尼蘇達州的明尼阿波利斯市的退伍軍人醫療中心(MinneapolisVeteransAffairsMedicalCenter)的研究人員對286,383名65歲以上的老人的資料進行分析。明尼阿波利斯市的退伍軍人醫療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在流感暴發時,接種流感疫苗的老年人因為流感、肺炎、心髒病和中風等住院的概率明顯較低,而且因為這些疾病而死亡的概率比未接種流感疫苗的老人要低50%,防治感冒有助於減少肺部感染,防止心腦血管疾病。美國德克薩斯大學(TheUniversityofTexas)的研究人員對流感流行季節的218例冠心病患者的資料進行分析,研究人員發現:與未接種流感疫苗的心髒病患者相比,接種流感疫苗的心髒病患者的心髒病複發或不穩定性心絞痛的發生率降低了67%。德克薩斯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流感可能引發血管炎症,加速脂質在冠狀動脈沉積,增加心理壓力,進而導致心髒病發作。俄羅斯醫學科學院流感研究所(InstituteofInfluenzaRussianAcademyofMedicalSciences)的研究人員分析了1993年至2000年間聖彼得堡心髒病患者的驗屍報告,研究人員發現:在流感期因心髒病發作的死亡人數較平時增加了30%以上。俄羅斯醫學科學院流感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表示:在美國,每年因為流感引起的心髒病突發使死亡人數增加9萬人;流感病毒感染會使心髒病惡化,心髒病患者應該注意預防流感,接受流感疫苗注射,按時吃藥,有助於防止心髒病突發。本書其他章節介紹的方法,有助於預防感冒,包括經常喝茶、喝紅酒、經常運動等。十
九、經常處於噪音環境可能增加心髒病和中風發病危險美國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ofMichigan)的研究人員對一家工廠的噪音進行分析,還測量了工廠員工的心率和血壓。研究人員發現:長時間的高分貝噪音會影響血壓和心率,平均來講,噪音每增加13分貝,人的心髒舒張血壓就會升高6毫米汞柱,而高血壓會增加心髒疾病的發病危險。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使用聽力保護裝置,可以減少噪音,防止血壓升高,降低心髒病發病率;如果心髒舒張血壓長期減少6毫米汞柱,中風的發病率會降低35%以上,冠心病的發病率會降低20%以上。德國柏林沙裏泰大學醫學中心(ChariteUniversityMedicalCentre)的研究人員對柏林32家醫院的4115名病人進行調查,研究人員發現:如果長期處於60分貝以上的噪音環境中,男性患心髒病的概率會增加50%,女性患心髒病的概率會增加3倍。長時間的噪音會引發壓力和憤怒,並導致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水平升高,使血壓和血脂水平升高,最終導致動脈硬化和其他心血管疾病。二
十、健康的體重並且經常運動有助於降低心髒病發病率美國波士頓“貝絲?伊斯雷爾女執事醫療中心”(BethIsraelDeaconessMedicalCenter)的研究人員曆時11年對38,987名45歲以上的婦女進行跟蹤調查,調查期間,有948名婦女確診患有心髒病。研究人員測量了她們的身高、體重,並對她們的日常活動量做出評估。貝絲?伊斯雷爾女執事醫療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與正常體重而且經常運動的婦女相比,體重指數是超重但是經常運動的婦女患心髒病的概率增加了54%,體重指數是肥胖但是經常運動的婦女患心髒病的概率增加了87%,超重但是缺少運動的婦女患心髒病的概率增加了88%,肥胖而且缺少運動的婦女患心髒病的概率增加了253%,缺少運動或肥胖都會增加心髒病的發病率。如果希望獲得健康的體重,請參考本書第八章“肥胖的危害及減肥方法”。二十
一、健康人士適當獻血有助於預防心髒病芬蘭庫奧皮奧大學(TheUniversityofKuopio)的研究人員曆時9年對2862名42歲至60歲的男性進行跟蹤調查,研究人員發現:與沒有獻過血的人相比,獻過血的人5年半後患冠心病的比例減少了86%。庫奧皮奧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血液中含鐵量較高會增加自由基水平,而自由基會損害動脈;獻血後,人體含鐵量下降,心髒病的發病率也會降低。美國堪薩斯大學(TheUniversityofKansas)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對655名獻血者和3000名未獻血者進行調查,研究人員發現:從未獻血者的心髒病發病率是獻過血的人的2倍;婦女的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少於男子,可能與月經期間失血有關。堪薩斯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表示:血液中鐵含量過高會增加患心髒病和癌症的發病率,適量獻血則可降低血液中的含鐵量;鐵元素在人體合成氧化劑過程中起催化作用,獻血後,血液中的鐵含量下降,則血中脂類被氧化的數量減少,進而血管壁上的沉積物減低,動脈硬化的機會減少,最終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健康人士,每年獻血一次,有助於降低心髒病發病率。二十
二、適當曬太陽有助於降低心髒病發病率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University)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曆時5年對1739名平均年齡59歲的人士進行調查,研究人員發現:與體內維生素D含量水平較高的人士相比,體內維生素D含量較低的人士患心腦血管係統疾病的概率增加了62%,如果維生素D不足再加上高血壓,患心腦血管係統疾病的概率會增加1倍。美國密蘇裏大學堪薩斯分校(UniversityofMissouri-KansasCity)的研究人員指出:缺乏維生素D的人士,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明顯增加,維生素D含量低會增加高血壓、心髒病、心力衰竭、中風和糖尿病等疾病的發病率;曬太陽可以合成人體所需的維生素D,從而預防心腦血管係統疾病。長期服用維生素藥丸可能產生副作用,人體可以通過曬太陽合成維生素D,優於從食品中攝取,建議每天曬太陽15分鍾內,或者每星期曬太陽三次,每次15分鍾到30分鍾,這種方法補充維生素D效果最好,曬太陽時盡量不要塗抹防紫外線的防曬劑,因為促成人體合成維生素D的是紫外線。但是,應當避免經常長時間強烈日曬,因為可能增加皮膚癌的發病率。也可以從天然食品中獲取維生素D,富含維生素D的食品包括:乳製品、魚類、雞蛋等。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