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成交的合適時機(2 / 2)

2.姿態反應心態

當客戶坐得離你很遠,或是蹺個二郎腿和你說話,甚至是雙手抱胸,都是代表他的抗拒心態仍然十分強烈。要不就是斜靠在沙發上用懶惰的姿態和你談話,或是根本不請你坐下來談,隻願意站在門邊說話,這些都是無購買欲望反應。

反之,若是客戶對你說的話頻頻點頭應和,表情非常專注而認真,身體愈來愈向前傾,即表示客戶的認同度高,兩人洽談的距離愈來愈近,客戶購買的信息也更加明顯。

3.動作積極

你將宣傳資料交給客戶觀看時,若他隻是隨便地翻看後就把資料放在一旁,這說明他對於你的資料缺乏認同,或是根本沒有興趣。反之,若見到客戶的動作十分積極,仿佛如獲至寶般地翻看和詢問,則是已經浮現出購買信息了。

4.態度上的轉變

當客戶的態度從先前的消極、冷淡漸漸轉化,或者突然變得比較熱情時,通常都預示著他們已經準備接受你推銷的產品或服務了,例如:突然讓助手為你倒上一杯熱茶;請你到辦公室裏麵繼續談;放下手頭的事情,開始認真聽你介紹;從不斷的挑剔產品轉變為沉默不語。

當然,客戶對於購買信息的透露通常是多種方式的相互結合,但無論客戶通過怎樣的方式表現這些信息,銷售人員都要及時加以識別,以免錯過有利的成交時機。

5.口氣發生轉變

當客戶由堅定的口吻轉為商量的語調時,就是購買的信息。另外,當客戶由懷疑的問答用語轉變為驚歎句用語時也是購買的信息。例如:“你們的產品可靠嗎?你們的服務怎麼樣?”等問句,如果變成“使用你們的產品之後有沒有保障呢?必須多久保養一次?”也都透露出客戶在認同產品後,心中想象將來使用時可能產生的問題,因此會以問題來代替疑惑,而呈現想要購買的前兆。

6.語言的購買信號

語言信號是客戶在洽談過程中通過語言表現出來的成交信號。通過推銷員詳細的商品介紹和周到的服務,客戶對某一商品動心了,有了購買的欲望,往往就會從言語上不由自主地發出某些購買信號。

(1)話題集中在某個商品上時。客戶舍棄了很多同類商品,隻對其中的一件詳加詢問,反複挑選。

(2)表達對產品的興趣(做一定的思考狀):

“嗯,……聽起來倒很有意思的。”

(3)反複關心商品的某一優點或缺點時。客戶再三重複詢問早已弄清楚的問題,這實際上是客戶自問自答的一種心理活動表現。

(4)詢問有無附件或其他贈送品時。“這台影碟機除了這兩根線和遙控器以外,還有別的附件嗎?”被告知沒有後,客戶又問:“有的牌子贈送麥克和唱盤,你們這兒送嗎?”能多撿點兒便宜就撿點兒便宜,這是很普遍的客戶心理。

(5)口頭或非口頭地向配偶、朋友或親人等征求讚同。

如:客戶扭頭問同伴,“你從前邊看,這條裙子怎麼樣?”

“從後邊看呢?”

“哎,你再看看,你可得給我好好看呀!”

(6)討價還價,要求打折時。客戶開始在挑剔商品的小毛病,進一步壓低價格:“這裏有點跳絲,應屬次品,能不能找你們老板商量商量,打個折?”

(7)表示友好:“你對產品很熟悉啊。”

“你真是個不錯的促銷員。”

“您這樣整天站著,很累吧?”

(8)維護你的產品:客戶如果在心底決定想購買你的產品,那他就會把自己定位成你的朋友,他會不自覺地維護你的產品。

例如:客戶正在AV間中與家人一起看一款音響,這時,有兩位客戶也走了進來,看了一會兒,指著客戶旁邊的音響說:“這音響款式老了一點。”客戶看了一眼那兩個後來的客戶說:“應該說這款式古典,你別看那些時尚款式的音響,過不了幾年潮流一變,就變成落後的東西了,而這些古典款式的永遠也不會落後”。

不久後,客戶正在AV間中與家人一起看一款音響,此時AV間中有兩撥客戶,促銷員忙於應付,這時,又有兩位客戶也走了進來,看了一會兒,指著客戶旁邊的音響說:“這個音響好在什麼地方?”客戶看到促銷員沒有功夫,於是主動對另一客戶說:“這款音響不錯的,我來給你介紹吧,這款功放是最新的款式,……。”後來這三撥客戶中一人買了一套。

以上情況發生時,已經不再是需要考慮的時刻了,這些都是成交的信號,你要趕緊抓住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