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是帶舅舅出去玩。有一次,我們全家去野外,舅舅興奮到極點,在樹林中跑來跑去。媽媽總是一遍又一遍地對我說:“照顧好舅舅!”我應聲回答著,像照顧弟弟一樣照顧舅舅。
舅舅很好學,見什麼學什麼。他在2歲時就會寫出1至100的阿拉伯數字和簡單的文字。現在,他可以計算100以內的簡單算術並認識較複雜的文字了。媽媽總是讓我學習舅舅好學的精神。
不過,媽媽讓我“學習舅舅”,可實際上卻是舅舅向我學習一些東西,什麼“12+l2=24”,“廣播操”,還有“韓流”的“街舞”,他全要學。舅舅學起來,一絲不苟,死纏活纏,不會,你就不能走。最後,什麼都學得像那麼回事兒的,這倒讓我油然生出點敬意。
看來,媽媽還真說對了,“有誌不在年高”,小舅舅的鑽勁兒,還真值得我學一陣子的!
分類作文一點通:初看文題,以為本文寫的是一位大人,不想在文中,作者卻寫了一個小孩於,這就讓人感到新奇,由此也可見作者選材新穎獨特。文章抓住我帶“舅舅”出去玩和“舅舅”好學兩件事來寫,刻畫出一個天真、活潑、好學的人物形象。全文語言風趣,重點突出。
“年輕”的奶奶。
佚名。
我的奶奶與眾不同,人雖老,但心不老,鶴發童顏,顯得很年輕。奶奶一手好廚藝,再配上一身好看的衣服,圍上個花廚兜,那可就成了真正的“老牌”靚廚師啦!不過,奶奶的廚兜不像別人的那樣,顏色、圖案單調,而是畫有許多卡通圖案。奶奶總是像個“老頑童”,永遠都不老。
奶奶的衣服很有特點,大多數是比她年輕一點的人穿的,看來奶奶很愛趕時尚。
暑假去奶奶家,我曾陪奶奶去買過一次衣服。那天,我們剛進入步行街,遠遠地就瞧見一家小商店裏有好幾種老年人穿的布綢衣,我連忙引著奶奶去看。我指著掛在正中間的幾件短袖對襟衫對奶奶說:“奶奶,這幾件衣服挺適合你的。”我以為奶奶會誇我有眼光,可是奶奶什麼也沒說,隻瞟了一眼又繼續往前走。我納悶了:這幾件衣服以灰、土黃、黑為主色,正適合老年人,奶奶怎麼會不喜歡呢?奇怪!我跟在奶奶身後來到另一個櫃台。這時,奶奶指著一件較花的短袖衫問:“小姐,這件多少錢?”售貨員阿姨先是愣著看了一下奶奶,然後笑眯眯地答道:“不貴,30元。”奶奶聽後樂嗬嗬地付了錢。我趕緊說:“奶奶,這麼花的衣服不適合你!”奶奶很激動:“就許你們年輕人穿得漂亮,我們老年人就不行了嗎?”我聽後,“撲哧”笑出了聲,拿著衣服挽著奶奶回家了。一回到家,奶奶就迫不及待地穿上新衣服,嘿,果然更顯年輕、俏麗了。鄰居們都嘖嘖讚美著,奶奶的臉笑成了一朵大菊花。
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越活越舒心,越來越講究生活質量,許多老年人也像奶奶那樣越活越年輕了。看,我那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年輕”奶奶正得意著呢!
分類作文一點通:作者筆下的奶奶人雖老,但心不老。她愛趕時尚正是體現著老年人生活質量的提高。這篇文章巧妙運用對比手法,通過對比表現了奶奶“年輕”的性格。
作文魔棒。
爸爸的白發。
提示:
文題僅僅提供了一條組織文章材料的線索,爸爸的白發,以此為寫作的切入點,回憶爸爸的若幹生活片斷。
1,本題側重表現父愛。
2,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同樣,父愛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在記敘“爸爸”對“我”無私的愛的同時,要融進“我”對“爸爸”的感激之情,表現“我”對“爸爸”的感激。以“我”的成長為序,融進“爸爸”對“我”的關懷。
3,寫父子之愛的文章很多,因此要有生活基礎,寫出自己獨到的體驗,力求新穎,文中不時要點出“白發”。麵對“白發”,“我”一定情不自禁,借此抒情,為全文增添濃烈的抒情氣氛。
媽媽的手。
提示:
1,媽媽的手給“我”喂過飯、補過衣。媽媽的手曾擰過“我”的耳朵,握著“我”的手寫過字。媽媽的手種田、工作……在風雨中、日光下、車間裏,媽媽的手磨得很粗糙,手上積蓄著巨大的力量。
2,選擇幾件最有趣味、最有意義的事例來具體介紹媽媽的手,借以表現媽媽的品格。
3,通過媽媽的手,深深讚揚偉大的母愛。優秀小學生分類作文一點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