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三字經》節選(2 / 2)

父子恩 夫婦從 兄則友 弟則恭。

長幼序 友與朋 君則敬 臣則忠。

此十義 人所同。

注釋

義:即“宜”,正確,合乎準則。

譯文

父親與兒子之間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間的感情要和順,哥哥對弟弟要友愛,弟弟對哥哥則要尊敬。年長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長幼尊卑之序;朋友相處應該互相講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臣子,臣子就會對他忠心耿耿。前麵提到的十義:義慈、子孝、夫和、妻順、兄友、弟恭、朋信、友義、君敬、臣忠,人人都應遵守。

凡訓蒙 須講究 詳訓詁 名句讀。

注釋

訓:教導。

蒙:蒙昧無知。訓蒙是指兒童的啟蒙教育。

訓詁:解釋古書文字的意義。

句讀:即標點,這裏指斷句。

譯文

凡是教導初學的兒童,一定是講究教學方法,必須把每個字都講清楚,把每句話都解釋明白,還要使學童讀書時懂得斷句。

大小戴 注禮記 述聖言 禮樂備。

曰國風 曰雅頌 號四詩 當諷詠。

注釋

大小戴:指西漢經學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聖。戴德選取古代各種有關禮儀的論著編成《大戴禮記》八十五篇,後戴聖加以刪減,編成《小戴禮記》四十六篇(後人增補三篇,合計為四十九篇),即《禮記》。

四詩:《詩經》的內容分為“風”、“雅”、“頌”三大類,“雅”又分為“大雅”、“小雅”,所以合稱“四詩”。

諷詠:背誦、熟讀。

譯文

戴德和戴聖叔侄兩人整理並且注釋《禮記》,傳述和闡釋了聖賢的著作,使後代人知道了前代的典章製度以及有關禮樂的情形。“國風”、“大雅”、“小雅”、“頌”合稱“四詩”,這些詩歌值得我們去背誦吟詠。

幼而學 壯而行 上致君 下澤民。

揚名聲 顯父母 光於前 裕於後。

注釋

致:送達,呈遞。

澤:給予恩澤,施惠於……

裕:富足,這裏指使……得到恩惠。

譯文

我們小時候應該努力學習,長大後才能學以致用,施展抱負,上可報效國家,下可為民謀利。這樣既能使自己美名遠揚,又能使父母得到榮耀;既為先輩增添無上榮光,又為後代留下無盡恩惠。

人遺子 金滿嬴 我教子 惟一經。

勤有功 戲無益 戒之哉 宜勉力。

注釋

遺:留下。

嬴:竹子編的箱子。

惟:隻有。

戲:玩樂。

戒:防備。

譯文

別人留給子孫後代的,是滿箱子的財寶,而我教育兒孫的,隻有這本《三字經》,希望他們能好好地讀書,明白為人處世的道理。勤奮努力地學習終會有所成就,隻顧玩樂總不會有好結果。你們要時時提醒自己,勉勵自己記得苦學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