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青璿也注意到了林奕,問道“林奕,你覺得怎麼樣。”
“起承轉合四個方麵都很好。”林奕違心地回答道。
由於林奕前世解接觸了很多唐詩宋詞,並且他自己寫的也不錯,因此聽到胡青璿所作的詩歌,林奕心中很難再起波瀾。
不過胡青璿的麵子還是要給的,林奕違心地誇了胡青璿一句。
胡青璿聽到了林奕所說的話,似乎很是高興,眼神嬌羞。
一些青年看到這一幕場景,竊竊私語道:“裝什麼大尾巴狼,附庸風雅。”
這幾個青年是認識林奕的,也知道林奕和胡青璿關係密切。但他們實在看不慣一個普通的商人,在他們熟悉的詩詞歌賦領域指點江山,雖然這個商人很有錢。
“看來林兄的詩詞造詣不低啊。”隻見一個青年陰陽怪氣地說道。
不過,有人突然打斷了這個青年所說的話。
“詩詞之道,小道而已。”上官雲突然說道。
之前的青年隻是為了捧殺林奕,當他忽然聽到有人說詩詞之道是小道,這個青年心中生出怒火。不過當他看到說話的人是宰相之子上官雲之後,他沉默了。
“不知上官兄認為什麼是大道。”胡青璿問道。
“大道,安邦定國,富國強民,儒學而已。”上官雲回答道。
“上官兄好誌向。”胡青璿說道。
眾人聽到上官雲的這番話,也在認真思索。
儒學作為科舉考試學習的內容,培養了很多人才,的確可以算得上是大道,眾人開始認同上官雲所說的話。
不過此時此刻,上官雲看到了不和諧的一幕場景,隻見林奕喝著美酒,左右搖頭,似乎是很不屑的樣子。
“不知林奕林兄有何高見?”上官雲問道。
“高見,不敢當,低見卻是有一點兒。”林奕說道。
眾人開始對林奕所說的話嗤之以鼻。因為他們很清楚上官雲出生在書香世家,自幼就有名師大儒教習,儒學造詣著實不低。敢和上官雲討論儒學,這不是找死嗎?
眾人似乎是已經預料到了林奕當眾出醜,慌不擇言的樣子。
就連胡青璿也是眉頭緊鎖,擔心林奕在大庭廣眾之下丟人,胡青璿想不清楚為什麼林奕明明儒學造詣很低,卻還敢接上官雲的話。
“不知林兄認為何為大道。”上官雲問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為大道。”林奕說道。
不過林奕不知道的是,眾人聽到這兒,心裏麵都掀起了驚濤駭浪,因為對於大道,這是他們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解釋。
“有道理,人效法大地;大地效法天而運行,天效法道,而道純任自然。”一個儒家學子說道。
“這句話似乎與天師道的思想不謀而合。”劉英俊放下了手中的美酒說道。隻見劉英俊連忙講這句話拿毛筆記了下來,唯恐忘記。
胡青璿聽到林奕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她也是十分震驚。因為她很清楚林奕的儒學造詣不高,但是卻偏偏講出了這樣的真知灼見!
上官雲聽到這兒,滿臉驚訝,他實在沒有想到,對於大道,還能夠擁有這樣的解釋。因為上官雲從小接受名家大儒的教誨,在上官雲看來,儒學就是一切,就是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