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儒學之爭(2 / 2)

"看來林兄的儒學造詣著實不低,佩服佩服。”上官雲說道。

“上官兄謬讚了,儒學對於治國理政功不可沒,不過大道三千,每一種大道都有它自己的作用。”林奕客氣道。

聽到“大道三千”這四個字,上官雲開始思索,自己是不是鑽了牛角尖,不過他始終還是認為儒學是大道第一位的。

“看來林兄對於治國理政,也有相當不錯的見識。”隻見二皇子王衝說道。

“隻是一點個人感悟罷了。”林奕回答道。

聽到這兒,眾人似乎是像看傻子一般盯著林奕。對於治國理政,林奕竟然敢說自己有一點兒個人感悟。

治國理政不同於儒學的學習,治國理政是需要實際經驗的。而林奕隻是一個普通商人,或許懂得一點兒經營之道,但商業經營遠不能和治國理政相比。

如果林奕胡亂回答,惹得二皇子發怒,或許會被二皇子定一個妄議朝政的罪名。

看到現在的林奕,胡青璿突然覺得她不了解林奕了,不過看林奕胸有成竹的樣子,或許林奕會有應對的辦法。

“哦,我這裏有一個問題,不知林兄有何高見。”二皇子王衝說道。

“二皇子請講。“林奕說道。

“邊境有一人,窮困潦倒。他的父親偷了羊,作為兒子,是應該告發,還是隱瞞?“二皇子王衝問道。

聽到這個問題,眾人思索起來,雖然隻是一個小問題,但是眾人卻發現很難解決。因為如果選擇告發,就是不孝,如果選擇不告發,就是犯法。

眾人似乎很期待林奕的回答,因為無論林奕怎麼回答,對於這個問題而言,都不可能有完美的答案。就看林奕到底是選擇不孝還是犯法。

林奕聽到這個問題,莞爾一笑,說道:“這有何難。”

眾人無語,都到了這個時候,林奕還假裝鎮定,又有什麼用呢。這分明就是二皇子挖坑,林奕不得不跳啊!等林奕一開口,就是他身敗名裂的時候。

就連胡青璿和劉英俊也是有點兒費神,因為他倆實在想不出有什麼好的辦法,可以解決這樣一個兩難的問題。

胡青璿接連皺眉,似乎很擔心林奕接下來的回答。

之前諷刺林奕詩詞造詣的青年偷偷發笑,似乎是在幸災樂禍。

然而就在這時,隻聽見林奕義正言辭地說道:“父為子隱,子為父隱;如若不隱,至親互疑,構陷互殘,天下大亂!尋羊不得,捕快不得辭其責!”

宛如石破天驚,眾人聽見林奕的這句話,都是一臉驚愕,一時之間竟然沒有反應過來。

上官雲給眾人解釋道:“的確,如果告發父親這樣的事情變得習以為常,整個國家人與人之間將沒有信任,然後就是互相告發陷害,天下大亂。”

“找羊本來就是捕快的事情啊,找不見羊,肯定是要懲罰捕快。”一個熟悉彩雲國法律的儒家學子說道。

眾人不知道的是,摘星樓角落裏的一個仆役,完整地記錄下了今天眾人所說的每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