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巧妙調整管理這根“弦”的鬆緊(1 / 1)

3.巧妙調整管理這根“弦”的鬆緊

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下,要通過一定的強製措施來教育孩子,但在一般情況下,要先了解對孩子應該施行何種程度的監督,需要受到什麼樣的愛與權威,這樣才能確保這些措施能夠恰到好處地使孩子受益。但是,有些時候我們也要調整教育的強度,弦繃得越緊,越要適當放鬆。直到孩子可以心甘情願的、樂意的服從管理,這樣的管理形成後,教育者就算是獲得了初步勝利。

沒有哪個教育者願意利用強製的約束和完全軍事化的措施來強迫孩子服從,因為學校不是軍隊,更不是監獄。所以,我們隻能把這種服從和孩子本人的意誌有機結合到一起,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圍。假如學生的心智發展得很好,可以明白智慧引導所帶來的好處,那麼缺少這種引導就會給他們造成一定的危害和損失。但我們就可以借此讓孩子明白,要想繼續這樣一種引導,就需要建立一種在任何環境下都能靠得住的完全穩定的關係,同時需要明確規定,隻要教育者提出了正確的要求,他就必須無條件服從——當然不是不假思索的盲目服從,而是經過大腦思考,然後做出服從的決定。

當孩子被教育者強迫做出某些事情時,教育者應當像孩子們解釋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樣做有什麼好處,不這樣做有什麼壞處。還要讓孩子知道,如果教育者不在場,他自己會做出什麼樣的決定。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在今後的生活中對教育者的命令做出正確的判斷,這樣的孩子在長大後,對權威人士的話也不會盲從,而是會仔細推敲,降低被蠱惑而做錯決定的概率。所以,一個不入流的教育者如果盲目支配孩子,並且不給孩子做任何解釋的話,將會對孩子造成極大的心理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