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多為自主創業者出身,新興的投資機構創始人基本青睞於投資天使輪、A輪和B輪。而C輪因為消耗資金大而受到他們的冷落,市場中的很多老牌VC也感到C輪的項目越來越貴,因此放棄C輪,轉而投資處在上一輪的企業。
除了這些傳統的天使基金和VC基金,很多早期的項目投資者也開始傾向於天使投資。例如,京東的JD+孵化器就是專為創業者設計的投資平台,不光能為創業者提供資金,還能為創業者提供一定的技術扶持,甚至能幫助創業者進行量產和銷售。還有小米公司,基本也是傾向於投資UC、多玩、凡客誠品這樣的新興公司。而像“BAT”這樣的大企業,它們投資的天使項目更是數不勝數。據統計,2014年拿到天使輪投資的公司達到800家,拿到A輪投資的達到846家,拿到B輪投資的有225家。這些也隻是不完全統計的數字,實際上,拿到天使輪、A輪和B輪投資的創業公司遠遠超過這些數字,但問題也接踵而來:A輪和B輪都拿走了,C輪怎麼辦?
從市場統計數據可以看出,2014年和2016年年初,投天使輪、A輪和B輪的投資人和投D輪、E輪和F輪的投資人都很活躍,而投資C輪的企業卻非常少。在這個階段,投資人表現出了越來越多的謹慎。據統計,2014年完成C輪融資的隻有82家,而2015年和2016年也大致如此,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和金融市場的現狀息息相關。
首先,估值超出1億美元的企業其實已經超出了大多數VC的投資標準。在資本市場上,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公司很少,1億美元以上的估值都會讓很多VC感覺到投資升值的潛力不大。而對於很多發展新興行業的公司來說,在這個階段尚未形成有利的商業模式和足夠清晰的市場格局,因此很難受到VC的關注。其次,能在這個“高不成低不就”的階段快速出手的戰略投資人並不多,隻有像老虎、蔻圖、高瓴、DST、日本軟銀等幾家對衝基金和類似於華平、泛大西洋、中信產業、新天域等有互聯網項目投資能力的PE基金。另外,紅杉、IDG、H Capital、蘭馨亞洲、今日資本等具有中期投資能力的VC也經常加入其中。但這類投資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資金多、人員少,他們基本上都是把注押在單個企業身上,而不會雨露均沾地盲目投資。雖然他們可能會同時看很多項目,但真正進入操作階段的項目在一個周期裏通常不會超過兩個。即便是華平、中信產業這樣的大型PE機構,真正能看中期項目的人也很少,再加上內部資金投向要求、人員流動和基金周期等因素,一年下來也隻能投資一兩個企業。
我們經常看見一些以前以投C輪為主的機構開始轉投B輪和A輪,他們寧願在B輪給估值6000萬美元的創業公司追加投資到8000萬美元,也不願意在C輪給估值1億美元的創業公司追加投資到1.2億美元。除此之外,貝寶公司的創始人彼得·蒂爾在他著名的《0到1》這本書裏也提出,投資人選擇項目的標準應該是“一個項目可以賺回整個基金”。而美國很多融資論壇的作者也發表了很多與此暗合的文章,他們大多數認為整個VC行業投資回報的來源正在向少數公司集中。因此,唯一正確的投資策略就是不計代價地投入那些有機會讓投資人獲得超級回報的公司,並且忽略那些隻能讓投資人賺到中等回報的公司。基於這個理論,VC首先會尋找那些具有相當發展潛力的初創公司,利用天使輪、A輪或者B輪為其注入資金來換取高額回報。當年京東的投資人就出現了兩極分化的現象,在京東早期就投資的今日資本在京東上市時拿到了幾十倍的回報,而後期投資京東的VC多半獲利不大,甚至不被京東看好。所以,真正能把握好C輪的投資機構並不多。
4.創業公司“C輪融資死”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本源市場不夠大
所謂本源市場,指的是本行業內所有企業的市場總和,而不是單個企業做大後的市場規模。在某種程度上,本源市場的大小決定了C輪融資的成敗。例如,如果某企業想拿到3億~10億美元的估值,那麼,投資人至少需要看到該企業有機會在三四年後成長為一家30億~100億美元市值的公司。30億美元市值的公司通常需要一個1000億元人民幣以上的本源市場來支撐,而100億美元市值的公司很可能需要一個萬億級的本源市場。對於大多數VC和PE機構來說,隻有融資公司的本源市場能夠達到兩三千億的市場規模,他們才有可能進行C輪投資。畢竟他們的人手不多,無法對每一個目標企業進行深入的探查,因此就C輪融資而言,如果目標公司聚焦的本源市場在可預見的未來沒有足夠大的本源市場,就會增加C輪融資的失敗概率。
第二,選擇了錯誤的進入渠道
幾乎每個幾千億,甚至上萬億的市場都有多個進入的渠道。以現在流行的O2O模式為例,在家庭服務市場,創業者可以從洗衣進入行業,也可以從家政進入行業或者從社區電商入手;在汽車市場,創業者可以從洗車進入行業,也可以從維修進入行業,還可以從二手車交易入行。總體來說,進入行業的渠道千千萬萬,但並非每一個渠道都是順風順水,選擇正確的進入渠道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況下,渠道的好壞可以按照標準進行以下區分:
(1)高頻交易好於低頻交易。高頻交易的代表行業就是電子商務,它極大地衝擊著以低頻交易為主的傳統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