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是誰陪我們到最後(4)(2 / 3)

經曆了這一年,我可能略微懂得,我真正在乎的並非之前的那些種種,而是另外一個世界。那個世界裏有我最初對於生活的幻想,而當這份幻想被冠以“夢想”的名義,就開始模糊,甚至離譜。而當一切抽絲剝繭逐漸明朗後,我才了解到自己的心。

人處於當下是不會明白真正的自我的,這是我經曆了諸多事情之後得到的經驗,自己的感受很重要,但往往也是曲折體會,當經曆了當下人事,過了許多時日之後,那些內心的想法才會漸漸清晰。

而我們的內心,就好像是一個紅彤彤的蘋果,放置了許久都不曾腐壞,別人以為是百毒不侵,卻不曾知曉其實腐壞從內核開始,隻是表麵刷了一層又一層看似堅強的福爾馬林。

你要明白,對於自我的了解,要比對於他人的了解困難很多。對於別人,你可以直接甚至殘忍,而對於自己,卻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溫柔刻意地回避。

我曾經經曆了長時間的失眠,開著燈,睡不著,關了燈,想著事情,也睡不著。

睡不著的時候,我就看書,或者是看電影,總之不允許自己的思緒隨意發揮。作為寫作者,控製自己的思緒是一件非常困難和可怕的事情,因為寫作本身就是情緒的最大化和私人化,如果一味控製,會讓自我枯竭。

但是越長大,越明白自控力的重要性,如果不學會去控製自己和身邊某些人事,就不可能成為更好的自己,就會永遠活在狹隘的自我或困頓中。我希望可以通過寫作放逐自我,而不是逐漸封閉,唯有見到真實的世界,才能留下隻言片語,才有了書寫的必要。

而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每一個細微的情緒裏,都可能隱含一個故事,都有一段傷心的往事,或者錯過的某個人,但這些情緒的揮發並沒有實際作用,因為我們總會明白,那些曾經無數個強忍淚水獨自舔舐傷口的瞬間,都抵不過翻越它們之後依然堅強的現在。

無數次迷失自我的時候,我都在漆黑的內心裏尋找一點光亮,想要抓住它,緊緊地握住那份希望,一遍遍告訴自己要忍耐和堅持,我曾經看過一句話:“如果你的眼前一片黑暗,不要害怕,那是因為你自己在發光。”

你要慶幸,你還能發現黑暗。如果你不知道世界是什麼顏色,如果你身處混沌但卻一無所知,如果你無法分辨身邊的那些善意和歹意,那才是真的自我淪陷。

這個世界上的事情,很難講,你不知道別人的想法,不知道選擇的對錯,更大的得失需要時間來告訴你,但在這之前,我們都被欲望蒙上了雙眼摸著石頭過河,誰能保證我們丟掉的就是石頭,拿到的就是金子呢?

隻有經曆了無數的荒涼孤獨,才能遇到屬於自己的繁花似錦。

這一年,我經曆了許多分分合合,這其中最難以接受和不想回憶的,便是姥爺的離世。

親人的離開用殘忍的話講是我們的必經之路,我已經算幸運,在已接近而立之年才經曆這樣的事情。但我想沒有一個人會為這樣的分別做好準備。而當親人肉體散盡魂飛魄散時,命運才以這樣殘忍的方式告訴你:生命無非是你來我往,誰也不例外。

在姥爺離開的那段時日,思念會隨著每日的按部就班輕易攻占,做某件事情時會突然停下來陷入不可抑製的回憶,然後不自主流淚,但慢慢地就不會這樣了,不是不再想念,而是明白這樣的想念沒有歸途,我再怎麼回憶往昔,都不可能回到過去,我再怎麼悲傷,都無法留住已經逝去的生命,我看不到摸不著,唯一可做的就是在夢裏一遍遍相遇,用思念作為借口折磨自己。

媽媽曾經對我說:“不要再難過,姥爺不願意看到這樣,他一定想我們快樂地繼續活下去。”於是我知道,生活依然要繼續,我得學著繼續過自己的生活。

有人能夠陪伴你走過一段路已經是莫大的榮幸和安慰,沒有人會永遠陪伴你,都有獨自一人的時候,都有默默孤獨的時候,都有流淚無人懂的時候,都有強忍悲傷無法訴說的時候。但是,在人生某個路口的轉彎處,依然會有人默默看著你,無論你處於熾熱的情感中轟轟烈烈,還是在冬季皚皚白雪下佇立成風景,都有會人在那裏不遠不近。有些記憶會如影隨形,有些人卻消失天際,有些事無法再重來,有些愛永遠成為回憶。但是,那些曾經陪伴的人,不管是親人,還是朋友,無論他們腳踩哪片土地,頭頂哪片藍天,都會在你的眼裏和心裏。

是的。他們都會在,隻是不再與你相遇,不會和你重逢。他們化作了來日天空中的一朵白雲或一縷微風,可有可無,幾近透明,卻為你遮擋烈日吹散憂傷,撫慰你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