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互相忽悠(1 / 2)

荀爽不明白皇帝為什麼會如此激動,因為這事對地方的掌控力要很強才行,如今的朝廷可做不到。

皇帝意氣風發道:“分兩邊施行嘛,京畿至巴蜀,都可以用軍屯民屯之法,大舉推行屯田,黃巾不是號稱蒼天已死才造反嗎,朝廷給他們一個活命的機會,凡是放下手中武器者,除賊首者一律不咎,羌族,匈奴不是要歸附大漢嗎,也給他們一個機會,隻要餘扶羅,丘力居願意率部歸義,為大漢驅使,幽,涼,並三州之地,河西,河套盡皆可以為他們劃一塊放牧牛羊的地方。”

“另外,我記得前漢有一座城池,名叫範夫人城,他們也是屯田,能在大漠之中屹立百年不倒,這難道不是告訴了我們,草原也是可以屯田的?”

草原當然也可以屯田,隻是需要某種催化劑而已,但是皇帝不會告訴他們,因為這是皇帝對付天下士族們的殺手鐧。

當草原上種起了麥子的時候,就是漢民族進軍漠北的時候!

千萬不要小瞧了這個在土地裏刨食的民族,隻要是能種田的土地,這個民族將會以一種恐怖的速度,快速種滿糧食,迅速同化這塊地盤。

這才是,自古以來!

要知道,從秦朝開始,修築長城的目的就不是為了單純的防禦而已,不信?舉個栗子:馬邑!

戎狄向來有野獸之心,不講道義。

他們一強大起來就施行暴力,一旦衰弱,就順附朝廷。

正因為如此,周宣王時,有戎狄南侵,逼近周都之事;

漢初時,漢高祖劉邦被匈奴冒頓單於的四十萬大軍包圍在白登,有了著名的白登山之圍。

每當匈奴強盛,以前各個朝代都認為這是最大的憂患。

當單於遠居塞外時,朝廷對於匈奴單於及其部屬,均不能直接控製。

於是,朝廷就要誘導單於前來長城以內,叫他歸順,因此才能使羌夷失去統帥,群龍無首,因為單於居於內地,就使周圍諸胡人部落得以安順。

荀爽目放異彩,對麵前的這位的印象再次被刷新,恭敬道:“聖明無過陛下!”

皇帝擺了擺手,道:“沒什麼聖明不聖明的,還得多虧荀公珠玉在前,我不過是撿了些好聽的來說罷了!”

皇帝思考一番,接著道:“不若在上林,西苑等離行宮距離稍近的空閑地上作生產試驗,若是果真可行,再於關中之內推廣。”

這是試點的方法,自然是要在皇家林苑上林苑,西苑中實行了。

作為漢家的皇家園林,上林苑有個獨特的特點,那就是並不阻止百姓踏入園林中,甚至皇帝為了收攏民心,還主動將一些流民納入了園林,成為皇帝的佃戶。

不要租子的那種,比如,有時候皇帝開心了,自然是要賞的,免租吧,不開心了,我可以悲傷,你們不能跟著我悲傷,所以,又免租吧,我結婚了,普天同慶,免租,我駕崩了,你們還是免租。

額,這就導致了上林苑裏的農民,甚至到了比野獸還多的地步,除了皇帝的行宮以外,上林苑最多的也是農田,正是作為試點的最好地方。

其次,就是設計和製作新型的配套農具,為順利推廣屯田法創造了良好的生產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