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雒陽城
“依據律法,爾等侵占上林之地,肆意開墾,本該論處,京兆陳氏、馬等豪族,罔顧國法,將上林苑中多處園囿梁柱磚瓦拆下,用以修建莊園舍宅,此等大逆,臣少府令昶,依照漢律,捉拿賊子,膽敢反抗者,就地斬首!”
張昶淡漠的聲音輕飄飄響起,便宣判了五家三百多口人的死刑,如果袁隗在這裏就能發現,張昶捉拿的這些人,都是白天在袁隗麵前請命的豪強們。
張昶身旁跟著張遼,成廉見此,也沒有親自下場抓人,而是紛紛側目看向張昶。
雖然才一天的時間,但是皇帝並沒有瞞著他們什麼,而是讓張昶將皇帝最近的大政方向都告訴了他們,如此一來,張遼等人就親眼見證到了,一個會坑人的皇帝,究竟是怎樣的凶惡!
關鍵是,這位皇帝,滿嘴的仁義道德,即便是廷尉正,也在借口上挑不出皇帝的毛病。
這個時代的建築材料與規格並沒有如明清那般有著嚴格的限製,尋常人家就算是在自家的房梁上刻上萬歲萬歲萬萬歲都沒毛病。
無論民間宅邸還是皇室宮宇,所用瓦片大抵都是一個樣式,顏色也都是青灰,除了做工精細些,花紋多些,出產的機構不同以外,其實很難區別其中的異樣。
先帝就甚少到上林苑中去,更何況是當今?
所以這些豪強們為了一時虛榮,不僅趁著皇權動蕩之間,私挪上林磚瓦用以營造田莊,更是利用皇室的規矩,在上林周邊的田地之間卡bug。
原本以為,士人彼此之間互相隱瞞,倒也相安無事,反正這類建築材料都一個樣式,真有人追究,這事其實也就是可大可小的小問題罷了,最多也就是罰酒三杯。
但最讓人痛恨的是,這些豪強驕縱慣了,拿上林的尋常瓦片也還罷了,沒想到居然膽大到去拿,印有少府禦製四個正字的禦瓦!
如今被皇帝拿闔家性命當了刀使,又能怪誰?
......
“議郎劉和,見過陛下。”
劉和領著兩個年輕人稽首跪伏,對皇帝行禮。
“這麼熱的天還勞你們大半夜的入宮陛見,實在辛苦劉長兄了。”
劉和連忙道:“不敢!”
皇帝放下碗,側身對身邊的中黃門吩咐道:“去給議郎他們倒碗冷飲。”
“臣謝陛下賜。”
劉和趕緊答道。
以往的冷飲,都是冷酒、冷果漿之類。
而此時中黃門給劉和等人端上來的,卻是依照皇帝近來提出的新穎法子,讓少府屬下的湯官丞提前用水與核桃,葡萄幹,綠豆等物,再加上些許的糖一並煮了,置於冰窖冷卻後的飲品。
這種冰湯冰涼可口、消暑解渴,剛一推出就廣受公主、太後,貴人們的喜愛與追捧。
好吃的唐美人更是酷愛這種飲品,每天都要喝上一碗。
往年盛夏,朝廷都會把冰室中的藏冰賜給大臣消暑。
隻是由於朝廷近來開支頗大,用度有些窘迫,直到現在都沒有賜冰。
皇帝現在當然也沒有自作主張的就將冰室的冰賞賜大臣,所以便用這種冷飲來代替,沒想到反而受人追捧。
劉和身在宮廷,又因為自身是原太尉領幽州牧劉虞之子,自然常常被皇帝所賞賜,對此湯自然也是讚不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