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儒
那兩名官員,李師遠經過打聽,便得知了他們的名字,竟然是大齊國赫赫有名的兩位大儒——劉道全與陸清明。
李師遠從小便是閱覽這兩位大家所批注的儒學經典。兩位大家所講的盡皆深入淺出,帶給李師遠無窮的受益。
劉道全與陸清明乃是亦師亦友的關係。據說,四十二年前,陸清明曾是貢院的一名學子,而劉道全當時已經聲名初顯。
陸清明對於儒學經典的解讀有其獨到之處,而劉道全則是透析研究了前人的成果,將其彙編。
當時的劉道全在一次授課之上講解了一句被奉為經典的言論,而陸清明卻是提出了不同的見解,這兩人辯解得難舍難分,最後相視而笑,成為了友人。
劉道全與陸清明在儒學的見解之上有所不同,劉道全更傾向於將孔聖人當做聖人,而陸清明則是更多把孔聖人作為平凡之人看待。雖然他們時常因為意見不同而產生矛盾,但實際上卻是對對方的見解都持有一定的肯定。
而如今的李師遠自然是師承了他們各自的特點,讓李師遠對於儒學更為透徹,也讓其在這次的會試之中更為有把握。
儒學有其深刻性,也有其現實性,劉道全與陸清明本是站在兩個極端,而李師遠則是潛移默化之中便將其中和。
李師遠心中生出向往,與這兩名儒學大師談學論道,實在是人生一件樂事。於是他便修書兩封,分別送往他們府邸之中。
其實劉道全與陸清明本來也是焦頭爛額,在自己的府邸之中徘徊徜徉。
直到這封信前來,仿若是枯木逢春,久旱逢甘雨,他們皆是欣喜地大跳了起來,這兩人在同一時間,不同的地點,卻做出了相同的動作,其也怪哉!
他們兩人接到信後便即刻啟程趕往客棧之內。
李師遠正在吃早餐的時候,他們便同時闖了進來,一點也沒有儒學大家的風範,讓李師遠驚訝的差點掉了下巴。
“李生,別來無恙啊!”這兩人似乎互相眼神示意,同時向著李師遠一拜,說道。
李師遠原本正在嚼著饅頭,如今卻是一陣血氣上湧,因是喉嚨被饅頭卡住了。這兩人闖入的也忒不是時候,讓李師遠頓時成了啞巴,說也說不出,隻覺得難受。
李師遠運氣全身的真氣,好不容易將饅頭咽下去,他原本通紅的麵孔才逐漸緩和下來,沒想到對麵兩人卻是十分驚訝,其表情仿佛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一般。
“李生見到老夫與劉(陸)大人竟然露出如此嬌羞之色,難不成李生還有龍陽之好嗎?”他們不知道究竟是玩笑還是頗為認真,竟然說出了如此之語,實在是語不驚人死不休。
李師遠剛咽下去饅頭,又因為這兩人的一句話嗆到了口水,不由得放聲大咳了起來,又令這兩位摸不著頭腦了。
“莫不是老夫叨擾了李生,若是如此,老夫要賠不是了。”劉道全與陸清明臉上極為認真,似乎絲毫也沒有想到剛才他們說的話究竟產生了怎樣的結果。
“兩位前輩,先讓小生吃完早餐,一切事宜,之後自然能夠商量。”李師遠緩和過來之後說道。
“如此甚好,那麼老夫便在客棧內候著了!”這兩位挑了一桌坐下,抬頭看著李師遠吃早餐的模樣,臉上還帶著笑意。
李師遠看到他們專注的目光,臉上有些掛不住,隻能夠當做沒有看到,自顧自地吃起了早餐。
不久後,李師遠叫來夥計將桌上的餐盤收拾之後,他便走到兩名大儒麵前,畢恭畢敬地行了大禮:“兩位前輩,小生久仰大名!”
“何來久仰之說,老夫與陸大人也不過比你大不了多少歲,無需謙虛,畢竟這世間可是有存活了幾百歲的老怪物,我們比之於他們,實在是大巫見小巫了。”劉道全哈哈大笑,說道,“不過李生你的確不錯,儒學經典之透徹,直趕上我們這兩名老家夥。”
“小生之學乃是由兩位前輩而來,望之項背尚不敢說,又何德何能能夠趕上兩位前輩,真當折煞小生也。”李師遠道出緣由,劉道全與陸清明聽了之後明白了許多。
“原來如此,承老夫與陸大人所學,實在是不簡單啊!”劉道全笑道,並沒有在意周圍的學子卻是越來越多。
他們自然是來趕熱鬧的,劉道全與陸清明兩人,曾是儒生們心中最為崇拜之人,自然是來看看,也是有人希望接近兩人來博取富貴,自不必說。
李師遠臉上有些掛不住,緩緩吐了一口氣,說道:“還請兩位前輩移駕小生所居之處,小生有美酒三千,兩位前輩可以品嚐。”
“哦,有如此之事,老夫卻是不能夠錯過。”劉道全聽說有美酒,其眼中驀然放出金光,即刻便想要起身,之後的陸清明拉住了劉道全衣角,才沒有讓其立即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