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論戰謀心(1 / 3)

李峻見少女多疑的樣子,心裏覺得好笑,撇了撇嘴,來到李秀的身旁,望著沙盤問道:“李秀,蜀地的戰事如何了?”

“戰況極是不利,”

李秀擺好了一個小木橋後,直起身子,拍了拍手道:“我離開梁州的時候,聽說李特軍已經逼到成都城外,蜀郡太守徐儉也已獻了少城投敵了。”

“哦,還是蠻能打的。”李峻應了一聲。

李峻對於成漢政權的這一段史實了解的不多,對於李特,名字他是知道的,但更多的細節他不太知曉。

“哼,能戰是有些,但也是益州羅尚無能。領近十萬兵馬,竟讓一群流民追的到處跑,真是丟人。”

李秀的直爽,讓她並不忌諱直呼益州刺史的名號。同為軍伍之人的她,也為益州軍的無能深感憤慨。

李峻笑了笑,從火爐上倒了一碗水,放到了桌子上,示意李秀坐著說話。

李秀徑直走到桌子前,想要將那把黑刀拿到手中。

李峻苦笑:“怎麼如此小心眼?都說送你了,還不放心,等下連木盒子都一並給你。”

李秀紅了一下臉,揚起圓潤的下巴,挑了挑秀眉說道:“我是怕你小心眼。”

“行,行,我小心眼,喝點水吧。”李峻看著孩子氣的李秀,苦笑地指了指桌上的水碗。

李秀瞥了一眼李峻,滿意地晃了一下頭,拿起了身前的陶碗,淺淺地喝了一口水。

“接著說吧。”李峻站起身,來到火爐前,也給自己倒了一碗水。

“說什麼?”李秀忘了剛才的話題,略有遲疑地看向返身而回的李峻。

水是剛剛新燒開的,熱得陶碗有些燙手。

李峻將碗放在桌麵上,轉頭對李秀道:“蜀地戰事呀,繼續。”

“嗯?嗬嗬!”李秀沒有想到,李峻會對蜀地戰況如此好奇。

她先是一怔,隨後略帶嘲笑看著李峻。

“沒想到你還關心戰事呀?我看李莊主整日醉心於商賈,迷戀於美食,還以為你忘了自己是軍伍出身呢。”

李峻沒有與少女再鬥嘴,隻是笑了笑,等著李秀說下去。

“嗯…”

打擊後的喜悅讓李秀舒暢地喘了一口氣,隨後的眼神卻暗淡了下來。

“敗得太快了,每每人家一個衝擊,幾萬大軍便一潰千裏,能活下來的軍卒也僅十之有三。”

李峻皺了皺眉頭,問道:“李特竟有如此的戰力?是兵員比你們多?”

“那倒不是。”李秀搖了搖頭。

“若說李特軍的人數的確是不少,但多數都是流民,能戰與善戰的也不過是三兩萬人。”

“將這兩三萬人與益州軍相比,兵員並不占優勢,可就是打不過人家。如今的益州軍,隻要聽到李特來犯,莫說是殺退來敵了,就是抵抗守城都心虛的緊。”

聽著李秀的話,李峻用手指輕叩著桌麵。想了一會,有所悟地說道:“是打不過的。”

李秀覺得李峻的話另有深意,追問道:“李二郎,你為何如此說呢?”

無論現在如何,李秀心中的李峻都曾是一名馳騁沙場的英傑。

即便是對李峻有些失望,但在李秀內心深處,她對李峻的那份崇敬並沒有完全散去。

別的話題都可以做到秋風過耳,但隻要談及戰事,少女還是想要聽聽李峻的想法。

“拚命與保命的戰力是不一樣的,之所以流民生變,就是他們沒有活路了。”

“若是朝廷不讓他們返回原籍,那些流民可以留在蜀地做工,做農,甚至於賣身為奴,都是可以活命的。可朝廷的一道旨意,就將那些人的活路給斷了。”

李秀沒有說話,隻是有所感地點了點頭,望著李峻,聽著他口中的話。

“羅尚和他的益州軍,包括像你們這些前去增援的軍隊,你們沒有活不下去的理由。敗了,你們可以逃走,也可以回到屬地,所以你們是保命之人。”

“可流民不行,他們不能敗,他們沒有後路可退。前也是死,後也是死,所以他們便不怕死了,也就成為了拚命之人。”

李峻深吸了一口氣,望著凝神靜聽的李秀,無奈地搖了搖頭。

“沒有了活路,那他們就要拚命,掙命,這股力量是很可怕的,是擋不住的洪水猛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