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遷民一事,郭誦的犯難也有原因,主要是有李峻的提議在前。
他不能違背李峻的想法,但也覺得當下的仇池無法全部接納下平陽的人。
“我們可以分做兩部分,一些人送往仇池,另一些人帶到廣武山的雙堡,如此也不會過於集中在一地。”
魯勝提出一個折中的辦法,這個折中也並非是針對李峻的提議,老人確實也不放心將人都聚在滎陽郡。
其實,遷民也並非是滎陽這邊的自說自話,李峻早就與平陽太守李澈商談過此事,個中利害也與叔父李澈說得清楚明白。
未發生的事情也隻是當個預測,如今已經發生了,李澈無論是為自己著想,還是為治下的百姓考慮,他都讚同遷民一事。
郭誦稍作思忖,點頭道:“那好,我會修書給平陽李太守,讓李太守即刻著手安排,仇池那邊我也會通知郭方做好接收的準備。”
說到這,郭誦轉頭對影衛副將彭毅道:“彭副將,何主簿,這件事交由你們來辦,屆時你們可調動舟船與護兵。”
話未說完,郭誦轉頭望向大帳內的一角,喊道:“劉離聽令。”
劉沈之子劉離自打到了滎陽軍營,一直跟在郭誦的身邊,他把自己想象成了郭誦的貼身近衛。
然而,劉離畢竟不是軍中之人,隻是個十四五歲的半大孩子,如此重要的軍務會議,少年也知趣地躲到最邊緣,不敢亂了軍中的規矩。
此刻,少年竟然聽到郭誦有令與他,先是不敢相信地愣了一下,繼而又咧嘴笑著,忙不迭地跑到眾人的麵前。
“近衛劉離聽令,本督護命你跟隨彭副將處理遷民一事,諸般事項都需聽從彭副將的軍令,不得有半分造次,否則軍法處置,你聽明白了嗎?”
郭誦一臉嚴肅地盯著劉離,話語中不帶有絲毫的和善。
“屬下明白,屬下定不負督護的囑托,竭力助彭將軍辦好差事。”
少年的回話有些老成,這樣的應答,他不知習練了多少遍。
“哈哈...”
郭誦聞言,不禁笑了起來,不僅是郭誦笑了,就連大帳內的所有人都笑了起來。
李瑰笑著問道:“劉離,令尊劉使君要知曉你跑到滎陽軍中當個近衛,你說會不會動怒呀?”
李瑰回軍營後聽人說起慶真觀的事,也知曉了劉離是雍州刺史劉沈的兒子,他覺得劉離不隨父從軍卻跑到了滎陽軍中,這也算是個怪談了。
“嘿嘿...”
劉離得意地一揚頭,笑道:“我父不許我從軍,但劉離偏要當個將軍給父親看看。”
眾人聞言,皆是一愣,隨即又哄堂大笑起來。
李瑰邊笑邊對著郭誦說道:“郭誦哥,你可算是惹禍了,到時看你如何向劉刺史交代。”
郭誦亦是笑了笑,並沒有說什麼。
不知為何,郭誦覺得從劉離的身上能看到自己當年的樣子,甚至還有幾分弟弟郭方的影子。
曾經的自己也是如此地癡迷軍伍,弟弟郭方更是為此苦讀兵論。
郭誦想打磨一下劉離,無論劉離以後是否會留在滎陽軍,他都想讓這個少年參與進來,多些軍中的曆練。
另外,劉離的確也癡迷於軍伍,似乎...他那個阿姐也不反對。
想到了劉凝之,郭誦覺得那個少女應該是個賢淑知禮的人。
長得嘛,也...挺好看!尤其是那莞爾而笑,嘴角處會顯露兩個淺淺的梨渦,讓人感覺甚是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