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城門樓的火焰徹底熄滅後,整座關城趨於了安靜。
這種安靜裏沒有喜悅,有的隻是無聲地疲憊與沉默的哀痛。
勝負之間有太多的人死去,尋常的軍卒不會因占據了關城而感到自豪。他們隻想要安靜地坐一會,恢複些力氣,並盡可能地想把那些血腥場麵從腦中扯出來,讓自己回歸到正常。
打贏了固然是好的,可昨日還一起說笑的人已經死了,就死在自己的身邊,誰還能有喜悅之情呢?
城中,原大成軍的軍營內。
李峻行走在一個個營帳中,不時地問一下帳內受傷人員的情況,並命人多找些醫者送到關城來。
“醫官,他的傷勢如何?”
一座營帳內,李峻看到了躺在木板床上昏睡的邱武,趕忙向正在包紮傷口的醫者詢問。
醫者的手上並未停,隻是轉頭恭敬地回道:“回大將軍,他的傷勢不重,隻是震了髒腑,將養些時日也就好了,腿上的箭傷也是無礙的。”
李峻點了點頭,轉身走出軍帳,向跟在身側的王育問道:“雍州兵傷亡多少?”
王育抽動了一下嘴角,艱難地回道:“大...大將軍,陣亡的人已過半數,還有不少受了重傷。”
“唉...”
李峻歎了一口氣,沉聲道:“付出的代價太大了,一座關城就要了我三千弟兄的命呀!天下若再亂下去,還要死多少人啊!”
李峻的話並非是在故作感慨,剛剛操練出來的三千勇士就這樣沒了,身為領軍之人的他怎能不心疼呢?
然而,李峻不會去怨周靖,因為周靖的做法是對的,隻有經曆過戰火洗禮的流民才能叫勇士,才值得編入到武威軍中。
王育聽李峻如此說,後退一步,拱手道:“大將軍,兄弟們不悔,咱們不辱大將軍的威名。”
李峻搖頭道:“我不需要什麼威名,更不需要用兄弟們的命來揚威,我隻想在這個世道裏,大家都能像個人一樣活著。”
李峻的話沒有收買人心的意思,他一直以來的所作所為,也都是在讓逃到漢中的流民活成了人。
對於這一點,王育看得很清楚。
“大將軍,屬下想回雍州,回長安一趟。”王育單膝跪地,向李峻請求道:“屬下想再帶些人出來,讓更多的秦人為大將軍效命。”
王育相信自己的能力,也相信會有更多的雍州人想要活得像個人。
“也好,既然他們在雍州過得不好,你就領他們到漢中來,我會讓劉郡府助你。”李峻伸手扶起王育,轉頭望向一側的劉沈。
劉沈拱手道:“大將軍放心,屬下必當協助雍武將軍做好遷民一事。”
李峻拍了一下王育的手臂,正色道:“等你回來,替我看護陰平郡,守好關城。”
李峻的這句話表明了對王育的認可,也意味著武威軍接納了雍州兵。
用人之道無非就是知人善用,可知與善兩個字卻有著很大的學問。
何為知?何為善?
如何知?怎麼駕馭才叫善呢?
對此,李峻覺得漢高祖劉邦就是運用馭人術的楷模。
“知人善任,不拘一格,不計前嫌,坦誠相待,用人不疑,論功行賞。”
這些是漢高祖劉邦的用人之道,李峻在吸收這些馭人術的同時,也添加了勤教與嚴明法紀兩項。
另外,馭人就要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