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聚民心,迎外敵(1 / 2)

眼下,李峻要在梁州重置訴官這一製度,這是一項得民心的製度,卻也有著極大風險,很有可能會因為某些案情導致官員的不滿,生出二心來。

不過,李峻還是決定要這樣做。

因為,這已經不是軍中一兵一卒的問題,如果沒有民眾的支持,武威軍守不住偌大的梁州,更談不上之後的整個川蜀,隻有獲得百姓們的信任與依賴,武威軍才能繼續地走下去。

“李秀,你是我李峻的夫人,也是梁州的靖遠將軍,我想由你來掌轄督府。”李峻望著李秀,笑著繼續道:“人員由你來定,可從定武堂的學員中挑選,要在各郡設立督府衙門,如何?”

李秀雖是女子,卻有著不輸男人的霸氣與耿直,再加上她如今的身份,負責調查各府官員一事交給她來處理,沒有任何人敢阻撓與抗命。

李秀原是南夷護軍,本就督察過南夷軍中的官員,如今要組建督府也是輕車熟路,她並不覺得這件事有什麼難度。

少女隻是聽到李峻口中的“夫人”二字,臉上不由地起了紅暈,卻也是抿嘴笑著點了點頭。

解決了這件事,李峻轉身望向傅氏,笑著說道:“阿婆,你家的事情會有個說法,我想那間鋪子還會租給傅大哥的,以後也不會有人再攪亂他的生意了。”

說著,李峻問向老婦人的孫兒:“傅倫,當下還在縣裏的學堂嗎?”

少年笑著搖頭道:“大將軍,傅倫不在學堂了,開春便要到定武堂去求學。”

“好,去多學學兵法,也多練練身子骨。”李峻拍了一下傅倫的手臂,笑道:“你家是從滎陽過來的,該是咱們老滎陽軍的火種,可別給郭帥丟人呀!”

郭誦亦是笑著說道:“傅倫,去了要多學本事,以後才能跟著李瑰與陳大河他們,否則人家可不要你呀!”

傅倫挺直了腰板,豪氣地說道:“大將軍放心,我定會學得一身的好本事,以後也要在軍中領兵,為大將軍東征西討,絕不給滎陽人丟臉。”

“哈哈哈,好樣的。”

看著少年一臉豪邁的神情,李峻大笑了起來,繼而又向傅氏問道:“阿婆,我記得上次來的時候,曾聽您說想讓煙兒丫頭去學織錦,怎麼沒有去呀?”

看到老婦人麵露難色,李峻也便想到了原因,應該也是被高遜做了阻撓。

李峻笑道:“小丫頭想要去學,那便讓她去嘛!明日我回南鄭城,讓她隨我一起走,我送她去錦署的織造坊,讓我家大夫人好好教她。”

傅氏聽李峻如此說,感激地想要再此下跪執禮,卻依舊被李峻扶住。

李峻搖了搖頭,對著身邊的眾人道:“我是梁州刺史,要做的事情便是保護好你們,讓你們衣食無憂,這是我的職責所在,不是為了一點小事而讓你們感恩戴德。你們過得安穩,武威軍那些戰死的兄弟才能在地下安心。”

處理這些事情很簡單,都是一些舉手之勞的小事,可隻有收攏住這樣點滴的民心,才能聚起更大的力量,使他們成為武威軍在前行中最堅固的後盾。

下山的途中,李峻見劉沈的臉色依舊有著怒意,勸慰道:“道真兄,這樣的事情以前有之,今後也不會少,更不是你的屬下才會如此,咱們發現了問題,想出解決問題的法子也就是了,沒什麼的。”

“唉...”劉沈歎了一口氣,感慨道:“是呀,我也知道這樣的事情終究是免不了,若真要不在意,就此縱容下去的話,咱們梁州又何嚐不會變成之前的益州呢!”

說著,劉沈望著李峻,讚同道:“世回,你的決定是對的,如果現在不提前整頓吏治,就算咱們領兵打下再多的州郡,到頭來也會守不住的。”

郭誦點了點頭,建議道:“二郎,我看軍中的督察也交給督府吧,你看如何?”

李峻擺手道:“軍中與府衙不同,不能混在一起,還是讓獨臂判官程放負責吧,他心狠手辣的,督察軍中將領正好,你就別給李秀添麻煩了。”

李峻說著,轉頭衝著落在後邊的李秀一笑,繼而小聲地對郭誦與劉沈道:“她可比程放不講情麵,你們若真讓她督察軍中將領,出了事情,她連我的麵子都不給,到時誰能救你們?”

李峻考慮的也沒錯,軍伍的確不同與民事,戰陣攻伐中若真是殺紅了眼,哪裏會管什麼官與民,又有誰會在意那麼多的規矩與法度?

郭誦與劉沈見李峻小心翼翼的樣子,瞬間覺得李峻似乎不是納了一房妾室,而是接回來了一個女魔頭。

兩人不禁為李峻的家事而擔心,卻也都是忍不住地大笑起來。

正當幾人想要前往山側的東石勺軍械庫時,遠處的山路上有一匹快馬疾馳而來,李峻與郭誦、劉沈三人望著騎兵身上的背旗,皆是一怔,不由地停下了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