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王家村的日常 十(1 / 2)

時間過去了好一會兒,天已經大亮,遠處高高地山頂上可以看到反射而開來的奪目光線。麥子已經割了一大片,整齊的平鋪在地上,等待陽光的到來。這時,王立家和媳婦徐花花正從麥田邊上走來,王立家手裏提著一個熱水壺和兩把鐮刀,徐花花提著一個幹糧袋。去自家地裏要從王家旺家的麥田經過,二人踏進麥田,徐花花覺得有些不好意思走在了王立家的後麵,然而對王立家來說,這可是一點兒事也沒有,別人的任何看法都不會影響到他自己的心情。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王立家即將大踏步的從王家旺家的麥田經過,而後下去到自家的地裏。

當他踏進麥田的時候,其他人正在彎腰割麥子沒有留意有人到來,王立家用洪亮的聲音笑著說道:“叔,嬸,歇息歇息吧,都割這麼多了。”

王秋生等人聞聲回頭一看,才發現是王立家和徐花花走過來了。王秋生回道:“立家來了,今天這露水可真大啊。”他有意將話題繞開。

王立家卻說:“是啊,叔,我這鞋子都濕透了,你們起的可真早。”

王玉竹說道:“花花今天也來了,你家這畝地,看來你們三個人今天一天差不多也就割完了。”

徐花花笑著回道:“怕是割不完啊嬸,我割麥子很慢的,你看我們……我們來的還這麼晚”

“立家這孩子割麥可快了,和割的慢的人比起來,一個可要頂倆個的。”王玉竹說道。

王家旺回頭笑著與王立家對視了一眼,又轉身割起了麥子。

當王立家走進自家地裏時,王六看了一眼輕聲說道:“來了。”

“爸,叫你別起那麼早,遲早都割的完的,三更半夜的不睡覺起那麼早我以為你能割多少,也就割了這麼點。”王立家有些不滿的說道。有道是家醜不可外揚,可他根本不在乎,這幾句話說出口,很清楚的傳進了王秋生一家人的耳朵。

王六隻是淡淡的回道:“你說的對,我這都是老毛病了,一到早上就睡不著,幹起活來才覺得心裏踏實。”

徐花花不好開口,拿起鐮刀在一旁割了起來。

麥田地勢較高,此刻的太陽已經照射在了田地邊上,溫度正在慢慢升高。王家村的很多人都投入到割麥子的浪潮中了,如果朝著向陽處的麥田裏望去,就會清晰地看到這些麵朝黃土背朝天辛勤勞作的人們,動作是如此的相似,又如此的嫻熟。

然而所有的辛苦,隻有這些勞作的人才真正懂得那是怎樣一種滋味!生活中除了歡聲笑語,便是為了生存而催生出的一係列酸甜苦辣,千百年來,這是不曾改變的。

當陽光照在整塊田地的時候,時間也過去了很多,麥秸上的露水早已蒸發掉,割好的麥子不用再平鋪開來,割完可以直接捆起來了。王家旺蹲下捆好割的那捆麥子,站起來抬頭望了一眼四周,對身旁的王秋生道:“爸,時間不早了,咱吃幹糧吧。”

王秋生回道:“是到時候吃幹糧了,太陽都升這麼高了。”

“我去拿幹糧袋,媽,你倆割完這捆不要再割了,先坐下休息一會兒。”王家旺又對王玉竹說道。他然後扔下鐮刀,去地頭拿幹糧袋,竟然走了好幾十步遠,乍一看,這畝地的三分之一似乎已經被割完了。

王玉竹捆好麥子,又把另外兩捆麥子拿過來並排放在一起。王家旺把幹糧袋拿過來後,三人各坐在一捆麥子上,開始吃起了幹糧。莊稼人的幹糧,沒有多少講究,不過是幾塊饃饃而已。王家旺拿出兩塊饃饃,遞給了父母,又掏出一塊給自己,接著剝了三根蔥,每人一根,饃饃就著蔥簡單的吃了起來。

王秋生朝旁邊望了一眼,見王六一家人還在勞作,便喊了一聲:“他六叔,立家花花,時候不早了,該吃幹糧了。”

王六應聲回頭看了看,回道:“這就吃,先把這捆割完。”

王立家剛綁好一捆麥子起身,道:“叔,你們先吃,我還不餓,再割一會兒。”

徐花花應了一聲,去地頭拿幹糧袋了。

陽光安靜而強有力的照著整片大地,偶有一縷微風拂過,便立即在麥田裏激起一片浪花。時光靜謐的在流逝,勞作的人們則吃起了幹糧,在這短暫的片刻,疲累的身體得到了緩解,過不多時,他們又起身了。

因為早上露水太大割倒鋪在地上潮濕的麥子,此刻已經全部被曬幹,又得一捆一捆的捆綁好。這道手續,與割麥子相比要輕鬆一些,自然落在了王六與王秋生的肩上,兩人各自捆綁著自家的麥子,正忙得不亦樂乎。

除了地裏勞作的人外,留在家裏的則是老幼居多,一到這種農忙時節,很多人心裏會不由得產生一種焦急之感,一心想著去地裏幫忙收割麥子,怎奈身體已不允許出行。王家村路口,幾位上了年紀的老人拄著拐杖,在來回的踱步,時不時抬頭朝著能夠望得見的田地眺望,隻有看到自己耕作了一輩子的土地,他們的心似乎才能安靜下來。在他們的內心深處,有著一種渴盼,也有著一些回憶,隻是那些東西都離自己太遙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