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新環境的適應(1 / 3)

在家的時光仿佛過的特別快,周六周日兩天時間一晃而過。

星期一不知不覺就來了,早上仍然由王家旺陪著小安小雅一起朝河溝村的方向出發了,這次他們走的是水路,以後經常要穿梭往來於王家村與大灣村之間,這路況究竟如何,該怎麼走,小安小雅必須要知道的,現在王家旺帶著兒子女兒多走幾次,具體路況他們自然會慢慢熟悉的。

王家旺把兒子女兒送到學校,又走進了老師的辦公室,給吳老師打了個招呼,他接著叮囑小安小雅要好好學習聽老師的話,他這才回去了。可就在這一刻,小安小雅回頭盯著爸爸,那眼神似乎要哭了,突然把兄妹二人扔到這樣一個陌生的環境,難免會有一些怕生和不自然感,這和小安當初去大灣村小學完全不同,在大灣村小學時有很多自己的玩伴,不會感到孤單,而在這裏除了妹妹和自己,一切都是陌生的。

王家旺自然也看出了兒子女兒內心的焦慮,接著又說:“你們兩個要好好學習,下午放學我再來接你們,書包裏裝的饃饃餓了要吃。”小安小雅答應了,仍然盯著爸爸,這時王家旺直接走出了校門,沒有再回頭,因為他知道,孩子必須適應這種環境,變得更加獨立,學會與人相處,才能把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來,如果連這樣的環境都適應不了,那也就談不上學習了。

每個人在成長的道路上,總會有一段困難的路,注定是要獨自去走的。

王家旺走了以後,小安小雅才走回了教室,老師安排兄妹二人坐在了一起,這課桌是長形的,兩個同學使用一張,抽屜中間有一塊擋板,被分割成了兩部分,裏邊放著同學們的書包等物件。

第一堂課之前的時間都屬於早讀時段,這時候往往是同學們斷斷續續到校的時間,老師到每個教師走了一圈,然後又回到了辦公室。整個校園已被朗朗的讀書聲所覆蓋,沉寂了一個暑假過後,這熟悉的聲音又回來了。

王小安領到了新書,王小雅拿的書是家裏人在村裏借的舊書,雖然課本的版本有所更新,但內容基本一致。因為有過大灣村小學的經曆,課本上的內容小安認識一些,所以也默讀了起來;隻有像小雅這種第一次踏進校園的新生,有的一個字也不認識,有的因為家裏父母教過而略識幾個簡單的字,都隻是象征性的翻看著書裏邊的圖畫。這裏的每一個學生,小學一年級是他們接受知識的開始,都沒有上過幼兒園,也不知道幼兒園為何物,都處在同一樣的起點上,如果非要分出優劣,那就隻能憑借資質和自身的努力了。

早自習一結束,讀書聲就換成了嘈雜聲,大孩子們議論著剛來的新生,每一個新生則小心翼翼的審視著每一個人和校園裏的每一個角落。校園的集體生活,將開始重新影響每一個人,對今年剛報名的孩子而言,一切都是新的,但是很快我們就會發現,孩子們的適應能力是相當強的,在這裏除了學習知識以外,還可以盡情的玩耍,孩子們之間心靈的碰撞和知識的熏陶一樣重要。

現在正值休息時間,同學們除了跑出去上廁所的,還有就是聚在一起說話的,另外還有一些則是從書包裏拿出饃饃吃了起來。上課鈴一響,所有的動作都停了下來,等待老師進來上課。

吳老師進來了,站在講台上看著下麵的同學,發現座位都是學生們亂坐的,便說道:“你們這位置不能亂坐,這節課我們不上課了,先調整座位。”

大家一陣嘈雜聲,表示出了對老師此舉的不滿,但隻能服從老師的調配。不滿的不是不上課,而是調整座位。這吳老師做事講究一視同仁,決不容許學生們自作主張,他按同學們個子大小排的座位,個子低的坐前排,個子高的坐後排。座位調整以後,他接著說:“現在座位就按這個順序坐了,你們可不要亂坐,以後要是有問題,我們再調整。現在你們自己先學習,練習生字也行,背書也行,我去其他教室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