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臉色不太好看,是睡眠不大好吧?”沉默須臾,戚寧操著溫和的語氣,試探著問,“您經常做噩夢嗎?那些夢和您愛人有關?”
程巍然身子僵了一下,抬起頭,瞪了戚寧一眼:“你想說什麼?”
程巍然有些動氣,說明問題觸動他了,戚寧斟酌著話語,繼續說:“對於人心理狀態的發展,從某種角度可以說是牽一發而動全身,或者也可以用‘蝴蝶效應’來形容。我看過您的資料,知道您愛人柳純在去年不幸遇害,案子至今也未有定論。我想這一定會讓您很受挫,悲傷、憤怒、愧疚、沮喪等情緒會交織在一起,內心的焦灼感和壓力感恐怕放在誰身上也睡不踏實。即使睡著了,也常會被噩夢驚醒。久而久之,便會影響到您的身體功能,乃至脾氣秉性,甚至您的判斷力。尤其在緊要關頭,需要瞬間做出決斷時,它可能就影響了您的判斷,例如是否客觀,采取的行動方案過激與否。”
這番話直白點解釋,其實就是戚寧擔心程巍然受到柳純案的困擾,導致心理長時間處於憤怒和偏激的狀態,以至於誘發他在工作中做出不理性的抉擇和動作。比如,在執行任務中使用槍支開火的舉動。當然,她並不是真的對此有疑問,隻是想通過與程巍然的辯論,引導他認識到心理幹預的重要性。不過,話說得稍微有些重,還帶了一點點質疑的意味,也算是為她自己遭到程巍然不屑的對待出口氣。
至於戚寧口中提到的使用槍支的案件,要追溯到一個多禮拜之前。當時,支隊破獲了一起販賣槍支案,審訊中槍販供出到案前曾賣過一把自製54式手槍和20發子彈。根據槍販對購買人的相貌描述,支隊偵查人員判斷其很可能是半年前搶劫殺害兩名出租車司機潛逃至外地,公安部發布A級通緝令的犯人——顧超。
身背重案的顧超為什麼突然回到本市,又冒著極大風險購買槍支彈藥呢?帶著這樣的疑問,支隊迅速派員走訪顧超的家人和社會關係,了解到顧超犯案之前的女友即將舉行婚禮。據支隊偵查人員分析,顧超犯案的初始原因,可能是女方家人嫌他經濟條件不好,不同意女兒跟他交往。這次應該是他收到了前女友即將舉行婚禮的風聲,準備對女方實施報複。
支隊立即在女方周邊布控,24小時對其進行監控保護。隻是顧超的身影遲遲沒有出現,直到婚禮當天,他劫持了酒店的迎賓車,突破了警方的外圍防線,在舉辦婚禮的酒店大堂中持槍將女方挾持為人質。
在程巍然與顧超對峙期間,有警員在耳機中向他彙報,迎賓車司機已經被殺害,屍體仍在車的後備廂中。這樣一來顧超手裏就有三條人命了,他自己心裏應該清清楚楚,很難再有斡旋的餘地了。再者,顧超選擇在光天化日之下,選擇在大庭廣眾之下挾持女方,目的很明確,就是要與其同歸於盡。而當時,顧超的情緒逐漸陷入亢奮狀態,鑒於人質和其他賓客的安全,程巍然抓住時機果斷開槍將其擊傷,隨後與眾警員合力將之擒獲。
事實上,關於本次使用槍支的合法性,程巍然早已經通過了督察部門的調查,戚寧話裏有話,弦外有音,但在程巍然看來實在是多此一舉。當然,如若換成別的任何人跟程巍然說那番話,他都會火冒三丈。他也早看出來了,戚寧明顯就是個剛進警局的菜鳥,跟她計較也沒什麼意思。
“我心理狀態很平穩,你可以走了。”程巍然淡淡說道,語氣裏聽不出任何情緒,隨手又拿起桌上的文件翻閱起來。
“其實,我的意思是說,您的職位在局裏舉足輕重,我們希望能夠及時掌握您的心理狀態,來保證您有個健康的心態,從而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程巍然並未辯駁,倒是更顯得戚寧剛剛的話有些無理取鬧,她便趕緊找補些好聽的話說,也給自己找個台階下。說完,戚寧頓了頓,見程巍然毫無反應,便隻得改變策略,柔聲說:“程隊,您大人大量,我剛剛話說得不妥,您別生氣。我其實才剛進咱們局裏不久,您是我的第一個工作對象,如果‘中心’布置給我的第一個任務沒做好,領導和同事們就可能對我的能力會有看法。您幫幫忙,就算配合一下好嗎?”
似乎被戚寧觸動,程巍然終於抬起頭,用莫名其妙的眼神盯了她一會兒,不鹹不淡地說:“跟我有關係嗎?”然後又留給戚寧一個後腦勺。
在戚寧的印象中,但凡她用這種撒嬌的語氣發出請求,就從來沒有被拒絕過,更沒有像現在這樣遭到揶揄。她心裏一陣激惱,真想使著性子懟程巍然一通,然後甩門而去。但想想還是覺得有些不妥,又不甘心就此無功而回,便愣在原地進退兩難。
兩個人正僵持著,桌上的電話突然響了起來,程巍然把聽筒舉到耳邊,神情隨之嚴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