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孕期常見疾病與用藥(7)(3 / 3)

孕期應該如何使用抗生素

在孕期非用抗生素不可的情況下,一定要在臨床醫生的指導下本著合理、有效、短時間、毒副作用低的原則有選擇性地應用抗生素,但不可不用,更不可濫用,以免給孕婦和胎兒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

影響胎兒發育的藥物有哪些

抗生素最為多見,有氯黴素、四環素、鏈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新黴素、灰黃黴素、製黴菌素、克黴唑、多黏菌素E、多黏菌素B、萬古黴素、磺胺類、利福平、異煙肼等。以四環素為例,常規劑量就可致胎兒牙齒、骨骼發育不良、牙釉質缺損、灰色牙、棕色牙或黃色牙及短肢畸形、先天性白內障等,大劑量還可誘發致命的肝脂肪變性。

解熱鎮痛藥,如阿司匹林、非那西丁,孕婦用後很可能造成胎兒的骨骼畸形、神經係統或腎髒畸形,有的導致新生兒溶血引起頭部血腫等出血傾向。

鎮靜安眠藥,如安定可引起胎兒先天性畸形;甲丙氨酯可導致胎兒發育遲緩、先天性心髒病;巴比妥類引起指趾短小、鼻孔通連。

激素類,如雌激素造成上肢短缺,女嬰陰道腺病,男嬰女性化;孕激素可造成女嬰男性化,男嬰尿道下裂;可的鬆可致無腦兒、唇裂、齶裂、低體重畸形;甲狀腺素也可導致畸形。

降糖藥,如格列本脲、格列齊特、甲苯磺丁脲等可導致胎兒畸形或死亡。

抗瘧疾藥,如奎寧、氯奎、阿的平等可導致胎兒先天性耳聾、神經損傷及血小板減少。

抗癌藥環磷酰胺導致四肢缺損、齶裂;抗精神病藥氯丙嗪會造成視網膜病變;抗癲癇藥苯妥英鈉可導致手指畸形、胯裂;抗過敏藥氯苯那敏、苯海拉明能引起肢體缺損;避孕藥能造成胎兒先天性心髒病及肢體短缺。

許多人把維生素當成安全藥、營養藥,但維生素能致畸胎則往往被人們所忽視。維生素A可破壞胎兒軟骨細胞導致骨骼畸形、指趾畸形、齶裂、眼畸形、腦畸形;維生素D使胎兒血鈣增高,易致胎兒智力發育低下。據報道,孕期內大量服用維生素C、維生素B也可導致畸胎。

哪些中草藥用之不當也會對胎兒發育產生不良影響

中草藥用之不當對胎兒發育也有不良影響。如紅花、枳實、蒲黃、麝香、當歸、人參等,尤其是人參作為“補藥”,各種複方製劑名目繁多,如人參蜂王漿、人參精、人參膏、人參酊、人參酒、人參養榮丸、人參大補丸、參茸精、青春寶等等;還有人參枸杞湯、人參銀耳湯等。孕婦加強營養本無可厚非,卻不知這些中草藥具有興奮子宮的作用,可導致胎兒宮內缺血缺氧,致使胎兒發育不良或畸形。大黃、芒硝、大戟、商陸、巴豆、牽牛子、甘遂等,通過刺激腸道,反射性地引起子宮強烈收縮,導致流產、早產。有些中草藥本身有毒性,如斑蝥、天南星、附子、烏頭、一枝蒿、川椒、蜈蚣、朱砂、雄黃等,可直接或間接對胎兒發育造成影響。還有些中成藥如七厘散、小活絡丸、牛黃解毒丸(片)、牛黃上清丸(片)、再造丸、蘇合香丸、活血止痛散、冠心蘇合丸、龍膽瀉肝丸、附子理中丸等也應禁用或慎用。

孕婦生病了怎麼辦

對胎兒有影響的藥物確實很多,以上僅為常用部分,聽起來很可怕,事實也如此。但是,孕婦也不可能不生病,生了病也不能不吃藥,所以,孕婦如果生病了就應該及時就診,向醫生說明自己已經懷孕,醫生會權衡利弊,選擇安全無毒副作用的藥物,確保母子健康、平安。

孕婦為什麼應該注意給藥途徑

人們通常對孕婦用藥比較關心,卻很少有人注意孕婦的用藥途徑問題。婦女在妊娠期由於其特定的生理變化,對不同的藥物劑型的吸收是不一樣的。口服藥是孕婦最常使用的劑型。孕期由於消化液的分泌量減少,胃腸蠕動功能減退,使胃的排空時間延長,由正常的50分鍾延長到80~120分鍾,食物通過小腸的時間自然也延長,導致藥物的血濃度高峰值時間推遲。而小腸吸收藥物的量卻有所增加。肌肉注射藥物較口服吸收快而完全,但孕期由於下肢血液循環減慢,延緩了藥物的吸收。霧化吸入常用於治療上呼吸道及肺部的疾患。但妊娠期由於心排血量及每分鍾呼吸量分別增加40%及50%,所以,對噴霧劑的吸收量大大增加。外用藥有滴入、含漱、塗、擦、洗劑等,妊娠期由於皮膚、黏膜的血液供應增加,對藥物的吸收速度自然也加快,吸收量也會提高。由此提示我們,妊娠期婦女不但要注意慎重選擇藥物,還應注意給藥途徑,以減少用藥量又達到滿意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