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西方有佛拜真如,菩提薩埵有華嚴.(3 / 3)

“我更關心的是東天神庭為何如此迫切的想要得到真經。”文殊菩薩若有所思的說道:“雖說九州三界風雨飄搖,但東天神庭仍然具有著絕對的領導力,下界妖族想要顛覆東神的統治無異於以卵擊石。既無外患也無內憂,東神又何必如此迫切的想要得到真經?這其中恐怕另有緣由。”

文殊菩薩的話鞭辟入裏,一時間,諸佛發出了附和的低語聲。

觀音菩薩點了點頭,她似是明白了些。東神如此渴求真經,名曰與我佛共享九州願力,實則怕是另有圖謀。

“而且莫要忘了,東天九州有‘壁壘’保護。”一旁的普賢菩薩說:“我們直至今日都不知道‘壁壘’是因何而生,何時而生,又為何擁有如此龐大的力量。但是我們可以知道的是,因為‘壁壘’的存在,東天九州亙古以來難逢外敵。”

他的話,令文殊菩薩和觀音菩薩陷入沉思。

東西二天之所以有所分別,並非全然是華夏和天竺的人間地理之別,更是有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塹。

這道天塹宛若人間長城,聳立天地,如同一座巨大的城堡將華夏九州大地籠罩其中,但它卻是虛無的,人間根本不會意識到在他們的國度中間,還有一堵神築起的高牆。

這座虛無之壁橫跨萬裏疆土,分隔開東西二地。

這道壁壘雖然對人間無甚影響,但對諸神而言卻是堅不可摧。自古以來無數神明試圖從外界突破壁壘進入東天,但卻最終都是無功而返。

這道壁壘千古屹立在三界之間,唯有下界的六道輪回不受其影響。

壁壘似乎是東天不可摧毀的保護層,在它的保護下,千年以來東天神族神道昌盛,自此東天傲世萬載。

東天神庭與西方佛國彼此的聯係隻有少量的傳送結界,而且這種傳送結界限製眾多耗能巨大,高階神明和大量人員是無法通過的。

想要由諸佛攜帶真經逾越壁壘送入東天,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一時間,諸佛的議論聲更大了幾分,反對之聲迭起,觀音菩薩暗想,諸佛如此阻撓,看來真經無法東行已成定局。

但是,就在這時,一聲磅礴的獸吼從旁側的蓮台上滾滾傳來。

諸佛立時噤若寒蟬,隻見在蓮台之上,傲然矗立著一隻雪白的巨獸,它就是神獸諦聽。它集群獸之像於一身,有虎頭、獨角、犬耳、龍身、獅尾、麒麟足。在諦聽寬闊的背上,一個男子睜開雙眼,頗具高傲的俯望向三位大菩薩。

他那烏珠般的眼眸中閃爍著凜冽的英銳之氣,眼波之下暗暗浮動出銳利如鋒的氣宇。配在一張端正剛強、宛如石雕般輪廓深邃的英俊臉龐上,更顯英氣逼人。

他一襲赤色的袈裟上遍繡暗紋,古樸中不失凜然大氣。在他的掌中,代表六道輪回的寶珠正在緩緩律轉。一頭雪白的長發不紮不束,微微飄拂,襯著斜倚在巨獸背上的身影,儼然將佛門威嚴彰顯到了極致。

梵願濟世,大願地藏菩薩。

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功德法力與大佛相齊,然心有廣大慈悲。千萬年來,地藏菩薩於地獄深處救度一切罪苦眾生。正如他所向往的曠世宏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見識過了太多的苦難,經曆過了太多的坎坷,地藏菩薩的心性亦似在煉獄烈火中千錘百煉。真經東渡一事,所牽涉到的乃是東天諸神和我佛之間的巨大利益鏈條,如此錯綜複雜的關係,豈會是幾個菩薩三言兩語就能夠說清?

他抬起頭,看了看身側的如來佛祖,映入眼簾的,是佛祖古井不波的麵容,絲毫窺看不出他的心思。可越是這樣,地藏菩薩越是隱隱察覺,此事必不簡單。

“諸位大士。”地藏菩薩朗聲說道:“莫要輕下斷言,釋尊還沒發話呢。”

他的話,似是在訓誡諸佛,實則是在詢問如來佛祖。

地藏菩薩話音落下,在片刻沉寂後,如來佛祖的雙唇輕動,說出了一句莫測高深的話:

“時候未到。”

佛祖恢宏的話音回蕩殿宇,四座寂靜。

諸佛皆是不明所以,哪怕是四大菩薩,也顯得有些參悟不透。

而在群佛之中,旃檀功德佛金蟬子的目光,卻劃過了一抹詫異。

就在剛才,在如來佛祖的話音當中,他聽到了一個陌生的聲音飄然入耳:“參禪禮畢後,於藏經浮屠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