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啊,真美!”孔子在心裏喊道,與謝息作別,興奮地往北一直走去。
12、
攀登泰山後不久,孔子走過一片綠茵茵的草地,順著一條彎曲的石徑,開始往上爬。石徑是青黑色的,由於長年累月被人踐踏,閃亮著幽幽的光澤,彰顯著時代的曠古久遠。
蜿蜒綿長的二十多裏山路,一路的青樹紅花,柔和美麗,全然見不到什麼懸崖峭壁。“遠看高大雄偉的泰山,走近時更能感到它極溫和的一麵啊!”孔子在心裏對自己說。然而就在這時候,孔子走到了一處較平整的峭壁上,他看到了稍遠一點的前麵寫得非常蕭灑的兩個字。這字啊,猶似一條雲霧中的天龍,似在做著呼風喚雨的樂事。孔子看了許久,終於認出了這兩個字。
“如意!”他輕輕地念著,一時間不由得感慨萬千:
生而能為人在這個世上,應該是如意的。除了天和地,在這世界上,所有的生靈都跪拜在人的腳下。人實在是太聰明了!丟下一粒種子就能讓它結出豐碩的果實來,找到一個蛋就能使它孵出一群雞來……要過生活,對人來說實在是太容易、太容易了!可人生偏偏就是不能如意,這實在是人自己的過錯,是人君和陪臣們的過錯啊!難怪老子要君王們“無為”!沒有君王們來遭殘百姓,人世間該是多麼美好!君王啊!你們統統都走開吧,百姓不需要你們!!
可是,這辦得到嗎?這不可能辦到啊!沒有君王,將是一個更亂的世道。羊群中也有頭羊,狼群中也有它的首領,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如果沒有一個大的君王,必然會生出許多小的君王來,現在的世道不就是這樣嗎?關鍵,應該是要有一個好的君王!周文王還能號令諸候時多麼好啊!周文王就是一個好的君王,他製定了那麼好的禮、樂,他分封的這些族人、功臣卻不遵行,結果天下大亂了,世道不能如人的意願了。想到這些,孔子長歎一聲,似乎看到了當初寫“如意”這兩個字的人,跟他一樣在歎息。“他一定也不如意,他一定也渴望百姓都有如意的生活。”孔子在心裏對自己說,雙膝跪下,對著“如意”,深深地一稽首,行了個臣子拜見君王的大禮。
孔子繼續往上攀登,他很快被滿眼的蒼鬆翠柏吸引住了。他實在弄不明白:這沿途的蒼鬆翠柏,它們的樹枝為什麼都朝著路的一側長,還會特別突兀地朝路上伸出來,像似在揮舞著手歡迎上山來的朋友。“哎,真是山高有路,鬆柏有情啊!”孔子感歎道。
走過壺天閣時,孔子看到了一副對聯。“至壺天已是此山一半,登極頂造臨人間福地。”他極富情感地讀出來,感到頓時增加了不少精神。“人,總是因為有了美好的希望,才會勇往直前地朝前走!”孔子自言自語地說,看了看開始西沉的太陽,不由得加快了腳步。這以後的路又稍微平坦一些,孔子一鼓作氣,走了將近十刻鍾,終於上了十八盤,來到了南天門。
天已經完全黑下來了。腳下黑幽幽的路,模糊得隱隱約約如在深水中,四周黑魆魆的,孔子也已經非常疲倦了。他停下步來,抬頭望天,看見一抹淡淡的白光,心平氣和地留在天邊;觸手可及的星辰,心甘情願守護在頭頂;還有絲絲一文不銘的煙霧,簇擁在白光與星辰的周圍。“我已經到了天庭的大門口,隻要加一把勁,就可以進入天庭。我要在這‘人間福地’裏美美地睡上一覺,這才不枉我第一次泰山之行!”孔子在心裏對自己說,一邊又把這話大聲地唱了起來。他用的是祭祀裏的音調,充滿了一種虔誠而莊重的韻味。
孔子的歌聲在南天門上蕩開,傳出很遠,又隆隆地回到他的耳裏。孔子聽了,愈加地興奮起來,他加快了腳步,在黑暗裏,簡直就象一個一流的登山運動員,向泰山絕頂作最後的衝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