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還是以後說吧。”子路開口道:“先放我們出去再說。”

公良孺聽了,伏跪在地上說:“我帶來了五輛套車,願追隨夫子,護送夫子一直到陳國去,還請夫子能接納。”

子路還要再說,被孔子用目光鎮住,對顏淵說:“你去將孺扶起。”

顏淵聽了,上前扶起公良孺,隻聽孔子緩緩地說道:“本來,在這種情況下,我是不該收學生的,但你如此心誠,我也就成全你了。從今天起,你就是孔門子弟,是我這三位高徒的學弟了。”

公良孺剛被顏淵扶起,聽了孔子的話,倒頭又拜,孔子見了,說:“非常時期,就特別辦理,師徒的大禮,以後再行吧。讓我們先出了這石屋,大家也舒服些。”

公良孺聽了,這才趕忙起身,上前與閔子騫一起,扶起孔子,走出石屋。

137

孔子在眾弟子的簇擁下,坐上公良孺的套車,經過曹國、宋國,終於到達陳國。就在這前一天,許多隻遠來的隼落在陳國的宮廷中死了,陳湣公正為此事大惑不解,聽說孔子到來,忙迎出宮外。

見過君臣之禮後,陳湣公便急不可待地尋問隼死宮中的原由,孔子雖然心中很不高興,還是詳細地問詢了有關情況,然後告訴陳湣公說:

“這些隼是從很遠的地方飛來的,是被肅慎部族的箭所傷。如果我猜得不錯,這種箭杆是楛木做成的,長一尺八寸,箭頭是石頭製做的。”

“你怎麼會知道得這樣清楚?”湣公有些不解地問道。

“因為我知道這麼一件事。早在周武王伐紂滅商時,為了溝通與各少數民族的民族的聯係,周武王在讓九夷百蠻各族都貢獻各自的地方特產時,特別囑咐他們不能忘記自己的職責和義務。就這樣,肅慎部族獻來了楛木做的箭和石頭製作的箭頭,箭長一尺八寸。周武王為了顯示他的美德,就把肅慎部族的箭分給長女太姬,後來太姬嫁給了虞胡公,虞胡公又封在陳國。當初王室分珍寶玉器給同姓諸侯,是為了表示重視親族;把遠方的貢品分贈給同姓諸侯,是為了表示重視親族;把遠方的貢品分贈給異姓諸侯,是為了讓他們不要忘服從周王朝。正因為如此,這才把肅慎部族的箭分給陳國。”

陳湣公聽了,叫人到收藏各方貢物的倉庫中去找一找,果然找到了這種箭,於是非常高興,喜形於色地大聲稱讚孔子的博學。然而,陳湣公終究是個平庸的大王,稱讚歸稱讚,卻同衛靈公一樣,並沒有讓孔子參政,委以重任,隻是給出優厚的待遇安置孔子,閑著無事時,也向孔子請教一些祭禮治國的事情。

一日,陳湣公對孔子說:“關於舉行禘祭的規定,我很想你替我講一講。”

孔子聽了,回答說:“大王,這樣的事,我不知道。知道這種規定的人,對治理天下的事,就會像把這東西擺在這裏一樣容易吧!”

“這事,還是以後說吧。”子路開口道:“先放我們出去再說。”

公良孺聽了,伏跪在地上說:“我帶來了五輛套車,願追隨夫子,護送夫子一直到陳國去,還請夫子能接納。”

子路還要再說,被孔子用目光鎮住,對顏淵說:“你去將孺扶起。”

顏淵聽了,上前扶起公良孺,隻聽孔子緩緩地說道:“本來,在這種情況下,我是不該收學生的,但你如此心誠,我也就成全你了。從今天起,你就是孔門子弟,是我這三位高徒的學弟了。”

公良孺剛被顏淵扶起,聽了孔子的話,倒頭又拜,孔子見了,說:“非常時期,就特別辦理,師徒的大禮,以後再行吧。讓我們先出了這石屋,大家也舒服些。”

公良孺聽了,這才趕忙起身,上前與閔子騫一起,扶起孔子,走出石屋。

137

孔子在眾弟子的簇擁下,坐上公良孺的套車,經過曹國、宋國,終於到達陳國。就在這前一天,許多隻遠來的隼落在陳國的宮廷中死了,陳湣公正為此事大惑不解,聽說孔子到來,忙迎出宮外。